我們都是花栗鼠

01

今天看和菜頭《我們都是花栗鼠》這篇文章,讓我體會頗深,同時也在反省自己的行為。文中擊中痛點的段落摘錄如下

“上網之后,我們把信息當作知識,把收藏當作學習,把閱讀當作思考,把儲存當作掌握。像個花栗鼠在秋天收藏堅果一樣,把自己的閱讀器和硬盤塞滿,卻依舊覺得饑渴難耐?!?/p>

“沒有親身實踐過的知識不是知識,那只是一些文字,最多算上有含義的文字。沒有經過辯證思考和行動驗證,知識和經驗都是別人的,放在硬盤、閱讀器里,不等于你擁有了它。別人的思考結果無論看起來多么深刻,多么智慧,如果沒有花時間去想一下,偶然在生活中驗證一下,它只是你的閱讀體驗而已?!?/p>

02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那么一個硬盤,里面典藏著我們當初懷著如獲珍寶的心情收集來的,認為值得好好學習的各種知識??涩F實是絕大部分收藏,我們一次也沒有再翻開過。

和菜頭的話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吳軍在“得到”APP上開辟了付費專欄,羅胖的宣傳功夫實在了得,說的我心癢癢,很多次差點就輸入支付密碼了。199元全年的閱讀服務,價格并不貴,但我已經訂了7個付費專欄了,每天看到紅點點的推送更新,心里既緊迫也焦躁,感覺根本看不過來。我發現自己有“紅點點強迫癥”,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消滅那個紅點點上的數字,急匆匆的點開更新掃一眼,根本沒仔細琢磨作者的思想,效果上自然談不上有多大的收獲。比如我就是這樣處理《雪峰音樂會》的訂閱的?;叵霃挠嗛喌浆F在,我幾乎沒有好好的聽過一首曲子。聽歌那么不燒腦的事,何況也僅僅占用幾分鐘時間,我居然做不到,想想也真是無奈。

03

我就像一個花栗鼠,不趕緊收錄大咖的觀點和文章,典藏各種所謂的金句,總害怕自己會錯過什么。為了跟上推送更新的腳步,每天急匆匆的閱讀,根本來不及思考。呵呵,我能及時的掃一眼,恐怕已經算不錯的了,或許還有很多人抱著先收藏,有時間了再一篇篇挨個仔細研讀的想法安慰自己,但實際情況是沒看的數目越積越多,索性根本不讀了。

菜頭這篇文章,讓我反省和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它很意外的治療好了我不訂閱更多付費專欄的焦躁和愧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