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賢這輩子就兩個愛好,一個是吃,一個是交朋友。吃是吳亦賢的心頭所好,他可以為了體驗文昌白切雞和廣東白切雞的區別,連夜乘機,也可以為了一家只在早上才出售的面條熬夜等待。
當然,吃是需要資本的,沒有錢為基礎的吃,都體會不到真正的樂趣,于是吳亦賢開了一家水果店,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品嘗各種各樣的水果,一方面也能賺取自己的吃貨基金。
不過作為真正的吃貨,征途可是無盡的星辰大海啊,誰知道前方的土地上能長出怎么樣好吃
的東西,怎么能只局限在水果的方寸之間呢,海鮮才是吃貨的終極奧義啊!于是懷揣著對海鮮的向往,吳亦賢義無反顧的開了家海鮮店。不過會吃不一定會養,更別提營銷了,剛剛轉行的吳亦賢對海鮮一竅不通,海鮮生意做了好久的都沒有起色,這下可真的是“自產自銷”。
不過好在他朋友夠多,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如何養殖海產品,如何跑銷售,通過努力,生意也就慢慢的有了起色,生意好了起來,拿貨運貨也就變得更多了。
但那時候吳亦賢只有一輛三輪車,拿貨運貨全靠這輛刮風不擋風,下雨不擋雨的小三輪,所以吳亦賢最怕遇見雨天和臺風天,每次遇見這樣的天氣,吳亦賢都得頂著風雨送貨、進貨,那滋味別提了,只有一個酸爽才能形容。
但這些苦也都不算什么,用吳亦賢的話來說,大不了多吃兩頓飯就補回來了,三輪車最大的不好就是載貨量太少,本來來回一趟就夠折磨了,但往往因為載貨量的問題,要跑三四次,心理那叫一個憋屈呀。雖然是個吃貨,但那一身膘也不能這么耗呀,眼看生意越來越好,吳亦賢終于決定換輛車。
人家說鳥槍換炮,大不一樣,吳亦賢換了一輛皮卡后,終于不用再吃那種苦了,人又慢慢的胖了起來,白了起來,而且皮卡的速度比三輪車快多了,所以海鮮的新鮮度就更好了,因此吸引了許多回頭客。時光如水,通過幾年的摸爬滾打,兢兢業業,吳亦賢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地聞名的海鮮老板,吳亦賢常常笑稱:他從一個吃貨變成一個老板,除了靠一顆愛吃的心,剩下的都靠一臺車了。
當時吳亦賢買的那輛皮卡現在又換成了大通T60,因為吳亦賢嘗到了車帶來甜頭,于是前不久他就決定換輛更好的車,所以他選擇擁有雙排長貨箱,能防止海水腐蝕的T60。
對于吳亦賢來說,這次換車,又將是人生路上的新轉折,因為這輛車,不僅僅只能用來拉貨,對于擁有全地形底盤系統,省油而富有動力的T60來說,遠方,才是征途,吳亦賢老早就有一個沖動,帶著老婆孩子去到處旅游,到處吃好吃的,T60的這次到來,正好可以實現這個夢想。
那么吃貨就往前沖吧,讓T60載著你,去尋覓遠方更多好吃的東西,也發掘更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