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版資治通鑒【1692】會議流氓。2022-09-25

2、

御史大夫宋璟被控在朝堂上監督杖刑,杖打打得太輕,貶為睦州刺史。

3、

突厥十姓部落前后投降的有一萬余蓬帳。高麗莫離支(執政大臣,地位高于宰相)文簡,是十姓女婿,二月,與xie)跌都督思泰等也從突厥率眾來降;皇帝下詔,把他們都安置在黃河以南。

4、

三月,胡祿屋酋長支匐忌等入朝。

皇上因十姓投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夏,四月九日,任命右羽林大將軍薛訥為涼州鎮大總管,赤水等軍都受他節度,鎮所在涼州;左衛大將軍郭虔瓘為朔州鎮大總管,和戎等軍都受他節度,鎮所在并州,勒兵以防備默啜。

默啜發兵攻擊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等,屢次將他們擊破;皇帝敕令北庭都護湯嘉惠、左散騎常侍解琬等發兵救援。五月十二日,皇帝敕令嘉惠等與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及定邊道十總管阿史那獻互相應援。

5、

山東發生大蝗災,百姓在田邊焚香膜拜設祭,而不敢殺蝗蟲,姚崇奏請派御史督促州縣捕殺掩埋。參與會議的有人認為蝗蟲眾多,不可除盡;皇上也懷疑。姚崇說:“如今蝗滿山東,河南、河北之人,流亡殆盡,豈可坐視蝗蟲吃光禾苗,而不行動的嗎!就算除之不盡,也強過養以成災。”皇上于是聽從。盧懷慎認為殺蝗太多,恐怕傷了天地和氣。姚崇說:“當年楚莊王吞下螞蟥而病愈,孫叔敖殺死兩頭蛇而得到福報,為什么對蝗蟲心懷不忍,而忍心讓人饑餓而死呢?如果殺蝗有禍,就讓那禍降到我身上吧!”

胡三省注:

楚莊王吃飯,咸菜里有一條螞蟥,于是悄悄將它吞下,結果吃壞了肚子,不能進食。令尹入宮探問,楚莊王說:“我吃菜看到一條螞蟥,不處罰人吧,是廢了法律,也不能立威。而如果處罰呢,恐怕主管官員都要處死,我就只好把他吞了?!绷钜f:“天道無親,惟德是輔。大王有仁德,疾病傷不了大王?!崩^而楚莊王果然病愈。

孫叔敖童年時出游,路上看見兩頭蛇,殺了蛇掩埋,回家大哭。母親問他緣故,他說:“我看見一條兩頭蛇,恐怕要死。”母親問:“那蛇在哪里?”回答:“我聽說看見兩頭蛇的人都要死,怕再有別人看見,已經把蛇殺了埋了。”母親說:“不要擔心,你不會死。我聽說,暗中有德行的人,上天一定會給他福報?!?/p>

華杉曰:

會議就是這樣,不管多么簡單的問題,都有人要提反對意見。這些反對的人,并非有什么觀點,他們只是要發表觀點而已。鬧了蝗災就要除殺蝗蟲,這是最最簡單的道理。但是有人要反對,說除不盡。除不盡就不除嗎?蝗蟲又不是新鮮事物,歷史上該怎么辦清清楚楚。姚崇反駁了這一條,盧懷慎又提出一個新的角度——恐怕傷了天地和氣!

在會議中,你會經常想把這些人拖出去!把嘴閉上,就是他們對會議最大的貢獻。但是,他們正是那些思考最積極,發言最踴躍的人。但是,他們從不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他們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于給你提出的解決方案找問題。我把這種人稱為“會議流氓”,對付會議流氓,你沒有多少辦法,主要看老板的態度。李隆基也跟著“懷疑”,證明他的智慧也有限,給他做宰相也就比較難。

6、

秋,七月一日,日食。

7、

九姓思結都督磨散等來降;十月十一日(原文為九月,根據柏楊考證修改),全部封官,遣送他們回去。

8、

西南蠻入寇邊境,皇帝派右驍衛將軍李玄道征發戎州、瀘州、夔州、巴州、梁州、鳳州等州兵三萬人,連同舊有屯兵,共同討討。

9、

十月十四日,任命涼州大總管薛訥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太仆卿呂延祚、靈州刺史杜賓客為副總管,以討伐突厥。

10、

皇上對宰相說:“朕時常讀書有讀不懂的地方,也沒有人可以問;可以遴選儒學之士,每天進宮侍讀?!北R懷慎舉薦太常卿馬懷素。

十月三十日(原文為九月,根據柏楊考證修改),任命馬懷素為左散騎常侍,讓他與右散騎常侍褚無量隔日進宮侍讀。每此到了閣門,令他們乘肩輿(兩人用肩抬的小轎)進去;有時在別的宮殿,離宮門較遠,允許他們在宮中騎馬?;实塾H自送迎,待以師傅之禮。因為褚無量年老體弱,又特地為他制造腰輿(小轎抬起來不是到肩膀上,而是與腰齊平),在內殿令內侍抬轎。

11、

十月十六日,皇上前往鳳泉溫泉;十一月一日(原文為己卯日,根據柏楊考證修改),回到京師。

12、

劉幽求從杭州剌史再貶作郴州剌史,憤恨,十一月六日,死在路上。

13、

十一月十九日,任命左羽林大將軍郭虔瓘兼安西大都護、四鎮經略大使。郭虔瓘請招募關中兵一萬人到安西征討攻擊,由沿途州縣供應運輸工具及熟食;皇帝敕令批準。將作大匠韋湊上疏,認為:“如今西域服從大唐,雖然時有小盜竊,舊有鎮兵足以制服。關中應該保持充實,以強干弱枝。最近以來,西北二虜(東突厥及吐蕃)入寇邊境,能夠征召的壯丁,都已征召一空,豈能再次征兵動員,去征服那么遙遠的蠻荒之地!又,一萬人行軍六千余里,下令沿途州縣供應運輸和熟食,他們怎么供應!秦州、隴州往西,戶口是越走越少,過了涼州,就是萬里黃沙,要那一帶的居民供應,又怎么可能?就算他們去了必定能打勝仗,我們又能得到什么?如果戰事拖延,豈不是損失太大了嗎!請陛下計算所用及所得,比較一下得失的多少,就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在唐堯時代,兼愛夷、夏,中外平安;漢武帝窮兵遠征,雖然多有克獲,而中國疲耗。如今論帝王之盛德者,都歸美于唐堯,而不贊成漢武帝;更何況邀功不成者,連漢武帝也比不上!”當時姚崇也不贊成郭虔瓘的計劃。既而郭虔瓘果然勞而無功。

華杉曰:

韋湊這里使用了一個詞:強干弱枝,意思是加強樹干,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不過,唐朝的節度使制度,最終走向“強枝弱干”,結果釀成安史之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