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你到底該向哪個方向走?

文/如如我慧

這幾天我的心如坐過山車一般,一緊再緊,再也透不過氣來了。先是虐童事件,再就是性侵事件,然后身邊的很多人悲催的事件漸漸浮出水面,打破了我心中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

我不禁思考起“人性”這個詞?!叭诵浴钡降资巧稑拥??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但上帝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帶著“罪惡”。人到底是善還是惡?我的思維一直在這兩個觀念中徘徊。

說起人性的善,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父母之愛”,那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了。當我身為人母時,尤其能夠體會心里對于孩子的無條件的喜愛,我愿付出一切去看到她的笑容,愿意做任何事去保護她,去讓她幸福。

愛是無條件的,所以是最美的,最善的!

雖然,我小時候,父母對我很嚴厲,而且他們整日勞累,顧不上照顧我們,即使我們受了欺負,忍饑挨餓,他們似乎也不知道。但我不能否認他們愛我這個事實的。我能體會他們?yōu)榱俗屛覀冞^上好日子,只能去拼搏,而無奈的放下能與我們共度的美好時光的心情。

盡管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關(guān)注和擁抱,但他們做了他們能夠做到的。畢竟他們從小也沒有得到過這種愛,又怎么能知道如何去做呢?他們除了復制父輩的習慣做法,別無選擇。

雖然“愛”有殘缺,但我仍然會去擁抱這愛。我們不能總活在小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畢竟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愛,不知道愛的模樣。

談起善,我們還會想到,有些人在危難時刻會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有些人奔走在慈善公益的前方,有些人忙著照顧弱勢群體,有些人不顧生命危險,奔走在反對強權(quán)的路上,有些人為了懲惡揚善,口誅筆伐...他們是勇敢的,他們是真誠的!

也有些人雖然自己很苦,但心里仍然想著別人。比如那個撿破爛資助貧困山區(qū)孩子上學的教授,再奢華的生活吸引不了他,對于貧困孩子的教育卻非常熱衷。這是一種博愛和關(guān)懷!

但談起“人性”的惡,我們可以舉出更多的,甚至無數(shù)個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爭,殺人,詐騙,放火,強奸,搶劫,虐童...這都是人干出來的。假如,你身邊的某個人,剛剛殺了人,你原本還熟悉的他,第二天瞬間變了一個模樣。你心里肯定會想,沒想到他會是這樣的人。

為何我們這么想呢?因為我們是和平年代,所有的惡,我們根本看不到,或者不去直視。也許他是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但也可能他是一個善良的人。

同樣的,我們無法想象戰(zhàn)爭里所能發(fā)生的惡,那是人們所能經(jīng)歷的所有苦難的集中點。

如果我們生活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甚至都可以把所有的這些惡,當做是人性的一部分。當你遇到一個陌生人,你首先會做兩手準備,要么他是惡,要么他是善。

為什么,戰(zhàn)爭年代會有這么多惡?和平年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善?

一個原因是我們關(guān)注點不一樣,另一個原因就是戰(zhàn)爭里沒有秩序,沒有約束,人們身體里的動物本能都很容易暴露出來。人畢竟來源于動物體,無法脫離生理欲求。但人是群居動物,如果沒有秩序,整體就無法生存下去。

還記得相聲演員方清平里一個段子,如果你生活在原始社會,沒有高雅,沒有道德約束,沒有輿論,而你是一個女人,一個男人用一塊野獸的排骨,就可能收買你。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就得去打死一個野獸才能得到一個女人。這時候你的痛苦在哪里?

也許痛苦變得不那么重要,生理,生存和競爭是第一位的。

還好,我們現(xiàn)在是文明社會。而且人是有區(qū)別于動物的。人有大腦,有智慧,有心靈,有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文字可以記載歷史和規(guī)則,有一套套的理論體系,有一大摞的道德觀念,這絕對不是動物能做到的!

那我們再回到“善”和“惡”這兩個概念上。什么叫善?什么叫“惡”?“善”在不同歷史時期概念是不一樣的。封建社會的愚忠,到了現(xiàn)代就變成了可怕的禁錮。封建時代的道德,“善良”的人們,可以因為一個男人犯的錯誤,而殺死一個受害的女人。有些“善良”是愚,有些“惡”,卻可能是警醒。我們現(xiàn)代文明社會對大自然的濫用和糟蹋,對于原始部落來說就是最可怕的“惡”。

我們所不恥的原始文明,有著他們自己生存的道理。對于自然的崇拜,對于萬物生靈的尊重,對于地球的敬畏!卻可能是人類家園保存下去的良方。

而當今社會,人類變得越來越強大,大自然是威脅不到我們的。我們甚至可以操控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但同時我們?nèi)祟悆?nèi)在的東西,卻逐漸凸現(xiàn)出來。我們變得越來越膨脹,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都會有病態(tài)的表現(xiàn)。

我們說動物沒有感情,可很多實驗標明動物是有感情的。最著名的一個實驗就是,一些小猴子從一出生,就被從母親那里抱走,關(guān)進一個籠子里,科學家給他們制造了兩個母體,一個是鋼絲制成的,一個是毛絨玩具,鋼絲上綁著奶瓶,毛絨玩具上沒有,小猴子雖然餓的時候會爬到鋼絲上吃奶,但吃完馬上就回到毛絨玩具上,抱著毛絨玩具不放,這些猴子長大之后,被放入猴群,要么被孤立,要么煩躁不安,最終無法融入猴群.....而人類可以選擇忽略這一點。

我們虐殺動物,吃他們的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們吃山珍野味兒,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無所不能。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欲望越來越多...

如今,我們談?wù)摰倪^多的是消費和娛樂,我們關(guān)注的是房價和經(jīng)濟增長,男人們打游戲,女人們網(wǎng)購,我們每天都在網(wǎng)絡(luò)上犯著網(wǎng)癮。每天都在忙碌中空虛,那個大空洞似乎填不滿。

虐童和性侵事件一浮出水面,我們才如夢初醒,但很快又會沉睡下去。我們在觀望和憤怒之余,就是無奈和麻木。我們無法直視這種“惡”的根源,脆弱不堪的心靈,只能選擇逃避。我們原本存在于內(nèi)心的熱血,變得更涼了。而且時間久了,這事就會被淡忘。

煩躁,無聊,懦弱和不安充斥著我們!

也許我們?nèi)诵岳镞€有一絲希望!

我現(xiàn)在還記得那篇微信日志,那一張張暖心的照片,那一幕幕感人的瞬間。人們在苦難里依然持有愛和關(guān)懷,這就是善的火苗。這時候,我不由得記起我讀過的德國心理學家寫的《生存的意義》這本書。即使在納粹集中營里的日子,他活得依然堅強和善良,在饑餓面前,他選擇把面包讓給虛弱的人,而非不擇手段去得到更多的面包。

所以人性里的成分,你可以選擇和提煉,而不是盲從。愿我們都活得像個人樣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