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下的我們

? ?同學聚會或者家庭聚餐,菜端上來之后,總是有很多人不厭其煩的將它們定格在自己的閃光燈下。多年未見,餐桌旁的不是應有的寒暄,而是全體一致的點頭刷屏或者水深火熱的打著行動人心的網游?;氐郊依锿现v不堪的身軀,告訴父母自己想早點休息就遛進房間,卻總是捧著手機久久不能入眠。這就是我們,高科技之下成長出來的一代。

? ? 高科技下,生活越來越方便的同時我們卻更加懶惰了。5月19日下午,“IT之家”網站宣布,得到支付寶的官方確認,傳說中的“刷臉支付”在不久后就可以實現。有人稱,看到類似“刷臉支付”的情形,推測是在進行支付寶的相關試驗。此消息一出,不少人稱,在線支付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歡呼“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出門忘記帶錢了”。是的,這一新興科技產品的推廣勢必可以解放我們的雙手和大腦,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它同時也催生了我們的懶惰。隨著種種新的高科技產品的出爐,我們將我們的各種能力放棄,取而代之的是這些高智能產品。汽車的出現降低了我們的出行難度,減少了我們的出行時間,但是,同樣我們放棄的鍛煉身體的動力,更勝之有一部分人從小區到便利店的幾十步路程都不愿意步行,全球的肥胖人口劇增。

? ?高科技下成長的我們對科技產品的更加依賴了。最近有一種勒索病毒占據了我們的視野,它就是wannacry和后來的wannasister。這種勒索病毒短時間內攻擊了個大高校和醫院等機構,導致很多學生的畢業論文無法提交,影響畢業;很多醫院的系統幾乎癱瘓,病人的病歷無法讀取,血庫中的血得血型無法識別,大量病人的病情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這一病毒在引起社會的恐慌的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電腦等信息產品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影響,我們對電腦等產品的高度依賴。在今天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因為電腦和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我們失去了獨立面對各種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每當我們遇到一個不懂的問題,我們不是自己思考去尋求答案,更多的是上網查詢或者咨詢所謂的“大師”。

? ?拒絕“懶癌”,合理使用科技產品。只要我們提高自制力合理使用科技產品,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會是無窮的收獲和樂趣?,F在有不少青年大學生,它們將網絡視為提升自我的一個階梯,利用自身的網絡技能創業。在他們的手中網絡不僅僅是可以減少自己腦力和體力運動的工具還是將夢想萌芽的培養基,思想升華的凈土。這樣一群樂于思考敢于嘗試的人,懶癌永遠在他們身上找到立身之地。將我們的注意力從生活瑣事中解放出來,關注思想,讓夢想在科技這個培養基上綻放。

? ?拒絕過度依賴,我們都是只由地追求真理的個體。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吾愛無師,吾更愛真理”。最近我發現身邊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是大學生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找“度娘”,之前還不以為然,后來才發現,其實很多人壓根就沒有自己思考,甚至連題目都沒看就把“標準答案”copy上去了。其中,除了老師對學生作業完成的硬性要求外,更多的反應了我們對網絡的依賴,對網絡上“權威”的絕對信任而忘記了如何自主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擺脫這種依賴就要求我們學會質疑,學會獨立思考。知識,只有在被我們消化吸收并會靈活地運用時才可以說是真正的知識。利用網絡上他人的正確言論來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思想,從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王道。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愿高科技下成長的我們越來越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523評論 25 708
  • 能接受死就能接受老才對,畢竟是一個過程的兩步??上н€不能習慣看到這樣的母親。也許之前逝去的人,在我認識他們的時候,...
    蔣羽燃閱讀 240評論 0 0
  • Lucky for some: Britain’s first seven-way TV debate 引用:Th...
    演維閱讀 412評論 0 2
  • 《陋文隨筆》 余今二十又三歲,正值年華。自幼求學已十六載有余,然求學多...
    菩提花開_1298閱讀 895評論 4 2
  • 傘的離開,不是風的追求,也不是你的不挽留,而是命運的安排,自然的選擇,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有時候離開并不意味著...
    我們曾經擁有過閱讀 31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