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被自己文筆的粗淺所困擾,不斷的通過看書和練筆積累,但就是始終達不到自己滿意的標準。看到其他人的文字都比我棒,而我卻寫不出來他們那樣的風格和水平,這讓我很是焦慮。
于是我懷著急切的心情去參加某機構舉行的寫作愛好者沙龍活動。
一開始大家進行常規的自我介紹和參加此沙龍的目的分享,習慣性按順序進行,我排在第三。我前面一位四十多歲的精致女士的發言就像一塊丟在湖水里的巨大石子,激起了我內心壓抑已久的情感浪花。
她說,她一直愛好寫作,可這么多年來卻寫不出來東西,她腦子里有一個概念,就是自己的寫作水平不行,每當她下定決心要提筆寫作時,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高中時她父親對她說的一句話:看看你的作文寫成什么樣子?這樣的水平將來還想當作家?
于是,她好不容易提起的信心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皮軟下來。父親的那句話就像一顆釘子牢牢釘在她的心里,又被歲月打磨成一塊銹跡斑斑的鐵塊,讓她幾十年來御不掉這塊硬鐵的阻礙。她來參加寫作沙龍的目的,是想了解如何打開寫作之門的方法。
她的寫作經與我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些年來,影響我寫作信心的不是我父親給我的打壓,而是我自己對自己作品的不滿意。因為這個不滿意,我會不斷放棄寫了十多萬字的作品,而一次又一次的從頭開始,始終走不到終點。我以為,這是我的寫作水平把我困在了圍城里。當我述說我這些年來一直重復的這種模式時,我流下了委屈和心的淚水。
我傾聽了后面十多位老寫友們的經歷分享,她們已經寫出來了不少作品,雖然尚未發表,但已信心十足。發現這些人和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覺得自己的文筆不行,“拿不出手”,然后如何擁抱自己的不行,如何接受自己的文筆有限水平,腳踏實地的邊走邊學,認真對待,堅持寫作不放棄之后變得越來越淡定。
聽著聽著,我緊繃著的心開始變的放松起來:原來他們都有與我相類似的情況,我的這種對自己文筆不認可的阻礙是他們都曾邁過的第一道門坎,只是他們先我一步去面對了這種內心的情緒,勇敢闖過了這道難關,變的愿意接受自己的不好文字罷了。
原來我并不孤獨,我只是對別人不了解,對寫作的路途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不了解而導致內心的焦慮和不自信。原來寫作是要與一群人同行,在前行的路上才不會害怕和孤獨。
當我看到別人的這些內心風景時,我釋然了,我并非另類,我只是正走在跨越這道門坎的路途中。我想,無論有多艱難,只要堅持不放棄,我就一定能越過這道坎。
堅持就是勝利!相信自己一定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