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靈魂的透鏡:言如其人。----普布利烏斯·西魯斯
演講在大家眼里絕不會陌生,甚至很多人都經歷過演講。
可是能在演講一行站住腳的不多,我猜是因為他們的演講擁有了靈魂,所以在臺上立了根。戚澤明老師就是其中一員。
那么如何賦予演講靈魂呢?
-1-
首先,不能怯場!
很多人面對演講就會說:我不敢、我緊張、我害怕……
未戰先敗。兵家之大忌。
小時候,我從不敢在班上發言。有次語文老師給同學們講解試卷,中途一時興起,叫學生回答試卷上的問題。剛好叫了我的名字,我忐忑不安地站了起來,想回答卻發不出聲來。“不知道我的答案對不對?”、“要是我回答錯了怎么辦?”、“好丟臉啊!”。心理活動很豐富,可就是發不了聲,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出了答案,竟然連在我前一排的同學都沒聽清楚。老師更是只看到我嘴唇在動,沒聽到聲音,無奈再次重復問題。可我這次居然死了心不開口,覺得太丟臉。與老師僵持了幾分鐘后,無果而終,差點把美女老師氣哭。
這種情況在初中才稍稍有所好轉,真正脫胎換骨是在步入社會后。如今,在十幾人的會議室里已經可以侃侃而談,盡管偶爾還是會緊張,但已經不再怯場了。
丘吉爾說“你能面對多少人,未來就有多大的成就。”
所以勇敢的站起來吧!不要因膽怯錯失了展現自我的機會。
-2-
第二,擁有好的開場。
開場時是觀眾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
這時候你需要一個故事或者一個觀點來激發觀眾的興趣,讓觀眾跟著你走。
林肯說過“演說就是講故事,就是通過吸引人的故事來說明觀點。”
你看,連曾經的美國總統都如此說,可見開場是多么的重要啊!
不過,開場時要謹記“三不”原則:
1.不模糊。闡述觀點時不能包含模糊詞語,如:大概、好像。
2.不開口。不要邊走邊說,站在舞臺中央立定后再說。
3.不謙虛。謙虛會降低你在觀眾心中的高度。
第三,怦然心動的故事。
大家來聽你的演講就是希望能聽到有趣的、有意義的、能刺激和提升他們思想的演講。
而令人怦然心動的故事可以調動起聽眾情緒,并引起聽眾的共鳴,從而傳達出你所要傳達的思想、觀點、感悟。
那么如何擁有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故事呢?
好的故事都有共同點:
1.開頭。通過意想不到的挑戰來引起觀眾的注意力。
2.劇情發展。講述挑戰和抗爭為觀眾贏得情感體驗。
3.結尾。通過頗具啟發的結尾贏得觀眾的共鳴。
戚澤明老師的《英雄之旅》就是極好的故事模式。
-3-
第三,必不可少的演講技巧。
我想有人會說,終于講到重點了。
不,你錯了,演講的每個流程都很重要。技巧只是讓你對演講更得心應手罷了。
1.哇 哈 學。給人驚訝、幽默、和思考。
2.過山車式的情感體驗。給觀眾強烈的對比。
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觀點。給觀眾強烈的沖擊。
4.直指人心的藝術。
……
技巧有很多。但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技巧就“天下無敵”。
技巧只是為了讓人少走些彎路,并不能讓人一步登天,打好基礎才是關鍵。
-4-
第四,萬變不離其宗的基礎。
演講大咖們哪個沒有經歷過成千上萬次演講,如果想通過一兩次演講就能崛起,無疑是做夢!
演講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在實際演練中逐步發現缺點并改善。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漸變。
-5-
第五,演講前的準備。
我認為,只有經歷過演講過程中的各種突發事件,才會真正關注這個內容。
因為有人會覺得場地、時間演講設備都是既定,到現場就會了解了,沒必要提前了解,又改變不了什么。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只有了解了空間、時間和設備,才能對當次演講有個底,它能增長你的自信。當然,這些你看不到。
還有演講稿的撰寫、演練和精神狀態的保持等都是演講前必須搞定的。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沒有哪一個技能是簡單的,也沒有哪一個技能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想在演講一行嶄露頭角,那么先從每天大聲朗讀3-4首詩、每周花兩個小時準備并錄制3分鐘的演講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