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號稱最快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 來源:網絡

1


“犯錯,是積極主動者的特權。消極的平庸者,永遠把時間花在證明自己沒有錯?!薄⒏裢摺た财绽琁KEA創始人。

沒錯,我所說的號稱最快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從錯誤中學習。雖然有點標題黨的嫌疑,大體是不差的。

我亦有親身經歷為證。

2


因為一些項目需要,最近學了一些新東西,并嘗試把它們用在項目當中。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和應用之后,現在越來越覺得試錯學習是成人最快的學習方式之一,也許可以是沒有之一。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把新事物所有相關的知識,先系統的學習一遍,知道其來龍去脈、知識框架體系。待這一套東西都有所了解之后,再去正式的應用。這樣給人一種錯覺,似乎是不掌握全部的知識框架體系,就沒有資格正式的應用新的東西,或者說在沒有認定掌握新東西之前是不允許正式應用的。

這樣一個邏輯,在有些領域內是正確的。這些領域不允許犯錯,一旦出一丁點問題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在這樣的領域內,要先熟練掌握相關的技能,在認證或認可后,方能進行正式的應用或操作。

然而,在常規的、大多數的領域內,我認為這樣的邏輯未必是合適的。很多時候,需要你快速的學習掌握新的東西,并快速的投入正式的應用。在這樣的領域,不妨根據需要先掌握一部分的基礎知識,即刻投入使用,在使用中不斷的試錯,在試錯中快速的進行學習。這樣一種為了用而學、在錯誤中學習的方式,對于成人來講,也許是最快、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

3


隨著年齡變大以后,我們對于事物的理解,越來越傾向于我們的經驗對于新事物的映射。

什么含義呢?就是我們越來越難以通過別人的抽象描述或者推理去理解新事物,而是想辦法把新東西跟我們過去的經驗進行直觀的對比關聯進而進行理解,或者把新東西轉換成我們的體驗,也就是成為我們的經驗,這樣理解的會更加快一些。

基于這樣的一種模式,我們越來越難從講理論的書或者教程中快速的掌握技能,越來越喜歡通過案例、實際的例子學習新東西。我想,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所謂的學歷高低已經無法區分學習能力的差別了,反而那些實戰經驗豐富、行動迅速的人,其學習能力顯得更強一些。

現在很多的書或者教程也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往往也無法通過書本或者教程能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識技能,那些沒有覆蓋到的東西,往往會是我們實際使用中容易碰到的,而這些只能通過實戰來摸索。那些敢于試錯的行動派就更容易掌握全面的技能,在這樣的更多看重結果的職場中,有更好的表現。

4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認識,是源自最近學習新的編程語言的過程中的感受。

因為項目需要,作為非程序員的我也嘗試學一門新語言,然后在項目中做一些簡單開發的工作。

剛開始學的時候,初步的看了一些基礎的語法,對于還有那么一點編程基礎的我來說,這不是什么難事情。

接下來,在通過教程學習這門語言一些高級特性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因為沒有相關的經驗,對于教程中的一些描述就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怎么用,又能用來干嘛。

后來,為了追求速度、節省時間,在不是很理解這些東西的情況下,我就開始行動了,用這個新語言開始項目的構建。在行動當中,遇到一些問題,就到處都找例子,看看別人怎么解決的,自己先copy過來,看看能否解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可以的話,就稍微理解下緣由,繼而繼續前行。這么一番的操作下來,發現自己在通過copy的方式,處理了幾次問題之后,自己居然對那些原本不懂的特性開始慢慢地懂了,對原本知道一些特性理解的更深入了。

一番折騰后,我漸漸認識到,這樣的路子在一些范疇內,也許是對的,是很好的一種學習方式。嘗試著用在其他地方,都有不錯的成效,更為重要的是,我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行動派:能快速理解的,先行理解,畢竟這是基礎;暫時不能理解的,先嘗試一下,行動起來,在行動中會發現慢慢的就會理解了。

5


在我們想嘗試通過使用,通過在使用中不斷的試錯進行學習的時候,常會遇到的一種狀況是:我們不敢行動,總想著要等到學會了、準備完美了再行動。似乎總有那么一種無形的恐懼阻擋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不敢邁出行動的第一步。這個恐懼究竟是什么呢?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恐懼時,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呢?這是一個戰勝恐懼的很好的問題。一旦自己問出了這個問題,自己就會從恐懼本身抽離出來,考慮恐懼的原因,恐懼就沒有那么強烈了。

我也常常在該開始的時候不敢開始,哪怕只是試一下,總在猶豫、糾結、拖延。我也常常的問我自己:這阻礙我的恐懼到底是什么?我究竟在害怕什么呢?我對自己的回答有幾方面:

  • 害怕失敗。很多時候,不敢去嘗試、不敢去行動,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暴漏出來自己的無能和愚蠢。一方面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無能和愚蠢,另一方面是自己看到自己不曾看到的自己的無能和愚蠢。

  • 害怕浪費時間。我總是在追求高效,似乎不高效就是一種無能。在我不確定嘗試一定能帶來正確結果的時候,我會覺得隨便的嘗試,不斷的犯錯,又在不斷的糾錯,如果結果是對的,那確實挺不錯;如果結果完全錯了,那是一種對時間的浪費;不如先準備好,一下子就可以把事情搞定,這樣就會很高效。

  • 莫名其妙的害怕。不知道在害怕什么,莫名其妙的,就是不想開始,莫名的覺得自己不具備行動的條件,就想么等著,或者先做做其他事情,等某個時候合適了再開始這件事情。這是一種典型的拖延的癥狀。

對于自己的這幾個方面恐懼,我給自己找到了一些應對的策略。

  • 對于害怕失敗,其實就是害怕暴漏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這要進行前篇提到的一些修行來取改變,嘗試去接受真實的自己,認可真實的自己,然后謀求改變和提升。

  • 對于害怕浪費時間,讓自己意識到,面對新的事物,一次性的搞定幾乎不可能,而在行動之前的學習、準備,未必就比直接行動耗費的時間小。這樣一種心態做事,是在追求一種外顯的速度感,實則自己的關注點在于表現,而不在于事情本身,以及做事情的過程樂趣。如此,就努力的讓自己觀想自己任何時刻的狀態,當感覺自己只是為了展現的時候,讓自己改變狀態,專注于事情本身。

  • 至于莫名其妙的害怕,就多問問自己害怕什么。若沒有原因,就問問自己,如果自己行動了,又能產生怎樣可怕的后果?然后決定行動或者不行動。我又嘗試了另外一種策略,當自己觀想到自己在害怕,就嘗試保持一種平靜的狀態,什么都不想,只是去開始行動,如此簡單而已。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多了,什么都不想,該行動就行動,沒什么道理,也沒什么沒道理,就那么行動起來這就夠了。

切實的認識到,失敗和錯誤,沒有什么好可怕的,相反他們確實是更好的學習方式,能讓人更快的理解你所學的東西。

失敗和錯誤,常常是我們不能平靜的最重要的兩個罪魁禍首,能做到坦然的面對他們,就沒有什么不可以平靜的。

所以,該行動就行動起來,不要糾結猶豫,試一下,即使錯了也是對了。不是說了嘛,“犯錯,是積極主動者的特權”

X


最近在嘗試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學習新的語言、學習獲得人們的幫助、學習如何創業等等。

已經明顯的感覺到,讀書和看教程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越來越認可徐靈胎和鹽野七生的學習方法,自然還有上面說到的在最快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他們本質上是一致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