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追求更好是條不歸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在學習經濟學的時候,忽然想起以前看過的內容,有感而發,一下子就從苦惱我5年的問題中解脫過出來。讓我得以解脫的竟然是一個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詞匯——不確定性,準確來講是一個統計學的觀點:

阿爾欽則說,首先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從統計學的觀點看,只要存在不確定性,咱們就沒辦法算出所謂的最優解,頂多只有一個最優的概率區間。

為什么知道這個觀點很重要?因為這個觀點引起了思考,進而從苦惱中的我解脫出來,光看這個結果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吧?如果我沒看過這個觀點,我會從中解脫出來嗎?不知道,也許會晚一些,也許一輩子都不會。一輩子都受著苦惱,你想想看有多可怕。

一、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不確定性”這個詞3年前我就聽羅胖說過,也很好理解。比如,你不知道下一餐會吃什么,不知道騎車會不會運氣不好被車撞了,不知道不戴口罩會不會被傳染……

面對不確定性,我產生了恐慌、焦慮。為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獲得心安,獲得一點點確定性,我在找工作的時候刻意挑選,選擇適合自己的,有助于長遠發展的工作。

知道自己不知道沒什么可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可怕。我知道不確定性存在,知道要找這樣的工作,但不知道不確定性的究竟是什么工作。這才是最可怕的。于是呢,未來的幾年都在尋找確定性——心儀的工作。

二、“追求更好”用錯了地方

提到那個統計學的觀點,我想到了與之相關的一個詞“追求更好”。從實習到現在,快5年了。期間換過很多工作,都不滿意,甚至抱怨找到適合的工作為什么這么難呢?每一次的跳槽,都認為下一份工作比正在做的這份工作要好,更適合自己,更能勝任。但,做上一段時間后發現還是有更好的選擇,于是不斷跳槽,用家人的話說,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我也知道這樣不對,也嘗試去愛上正在做的工作。很遺憾,都沒法喜歡上,騙自己也沒能騙過去,反正就是沒法喜歡上。

這種追求更好的精神很可能是有問題的。現在看到阿爾欽的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這些年的折騰,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個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即便我知道不確定性的存在。

還記得什么最可怕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追求更好固然沒錯,但也得看時候。就如一把利劍,用在壞人手中就是災難,用在好人手中就是和平。如果我選擇在一份工作中追求更好,在相同時間內與不斷跳槽,以期尋得心儀的工作相比,哪個選擇的結果會更優呢?恰恰不確定性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得知什么才是更好的,什么才是最好的。

同理,“利益最大化”也是一個偽命題,在真實世界中,因為不確定性這個基本事實,你無法得知如何才算利益最大化,要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你看,加上“不確定性”這個維度,是不是看清了很多事情呢?

三、習得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

干一行愛一行是一種能力。我很敬佩一個人——我二叔,親叔。他是一名高中老師,還是班主任,現在是九江市的特級優秀教師。他從他的第一份工作干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年了。我當初有些好奇,他說自己當初心儀的工作是當律師,后來選擇太少才去做老師的。有一段時間我在他那座城市讀書,在我有諸多想法,并欲付出行動時,二叔便會告誡我,苦口婆心地勸我,主張“干一行愛一行”的觀點。在如何干一行愛一行方面,二叔絕對是有很大的話語權。

既然明白了并接受了不確定性的基本事實,知道追求更好用錯了方向,那么解決起來也簡單多了:

干一行,愛一行

干一行愛一行,盡職盡責,不讓家人擔心。

知易行難,那么就要解決剩下的難題了——如何習得干一行愛一行的能力?換個說法就是:如何和工作談戀愛?

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現我還在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

如果你也和以前的我相似,或許看完對你有所啟發,希望能幫到你。如果因為這篇文章讓你受益,不妨轉發出去,影響更多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所有人都有可能負你,唯健身和閱讀不會。 我是一個沒有自律性的人,換個詞,我是個很隨性的人,制訂好的計劃常常執行不過...
    Jessie樂之閱讀 496評論 0 51
  • 城總是很大,人很小,沒有一個人可以掌握城里的一切,過去與未來。走遍每條街道,瀏覽每只門牌,嘗遍每家餐館,參觀每一處...
    云使小短閱讀 130評論 0 0
  • ――尊重情緒 自昨天接領導新學期安排,生涯規劃課準備工作迫在眉睫。家庭教育工作起步艱難,催逼...
    簫音聲聲閱讀 178評論 0 0
  • 離我高考結束一年了,多少天的猶豫糾結反復。還是選擇了一所偏遠地區的二本院校。"復讀是不可能的"這是做了這個決定之后...
    22255閱讀 30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