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集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羅子君要跟賀涵湊在一起?
看看這設定吧,賀涵跟羅子君兩人互相看不慣,總是針鋒相對,火花四濺。有沒有讓你想起某些情節:比如《流星花園》里的杉菜和道明寺,比如《是!尚先生》里的鹿小葵和尚鉑燃,等等??偸沁@樣:“不是冤家不聚頭”,二人一起戰勝xx困難,同時愛情也悄悄萌芽。不用舉太多例子,瑪麗蘇劇的套路都是這樣。
賀涵是霸道總裁,有錢有顏有愛心,每次見到女主都要諷刺幾句,嘴上毒舌,說我不管我不管,關鍵時刻又總是幫他們解決問題;(為啥我看得時候腦子里都是道明寺呢?)羅子君,失婚婦人,沒家沒錢,跟沒錢沒學歷只有一顆善良到糊涂的心的,那個需要拯救的傻白甜多么相像;而唐晶,不就是那個一心一意為女主,工作生活全關注,最后含笑忍淚祝福女主幸福的那個男二號嗎?
好像一群四十歲左右的人認認真真合力演了一部偶像劇。為了不讓自己以偏概全,又多看了幾集,演員演技在線,多尷尬的臺詞他們說出來都是可信的,這我是服氣的。問題在于劇情。看到第十集了,好了,鋪墊結束,賀涵要轉向羅子君懷抱了,我可以棄劇了。
師太的書粉應該看得出來,這部劇的最大問題,在于三觀。
亦舒的作品都有一個主題:獨立、自主的女性,可以優雅地行走在刀尖上。《我的前半生》里面的子君,婚姻里忙忙碌碌,耗盡心力,在別人眼里卻是有無上的福氣。一旦被背叛,才發現等同于全世界的背叛。母親、妹妹紛紛來補刀,被迫離婚后,幸虧好友唐晶,給她領到另一條路上。
然后一步步重新開始,做個小文員,一天天捱日子。最后當然沒有大富大貴,也不可能做到好朋友唐晶的位置,畢竟唐晶努力了多少年啊。羅子君先是依附丈夫,丈夫背叛,又忍不住抓住好友,好友遠離,當然唐晶的移民不是什么男朋友被閨蜜奪走,她只是要結婚生子、移民國外,自然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罷了。羅子君最后做到生活上能養活自己,精神上不依附別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這也是亦舒的意思,你得先自己站起來,誰都不能陪你一生一世。
原著里的羅子君,最后被自己拯救了。中間痛過、掙扎過,好朋友幫著,好機會抓緊,遠離渣男,先生活獨立,再精神獨立,然后活出清楚明白的后半生。
然而電視劇里,羅子君到現在都沒有能站起來。而且唐晶做的很多事被讓給了賀涵。唐晶自己的任務做不好,需要賀涵幫忙點醒;自己無法開導失婚失魂的好友,得賀涵開口把她激出來;自己想不出辦法解決好友的問題,得賀涵想辦法帶她去公司讓她看清現實;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連幫好友找個工作都得請求賀涵幫忙,原著里可是唐晶親自幫子君開工作證明,找工作單位,并在她差點被渣男纏上時及時拉她出來的。
那么,唐晶會干什么?就剩下感情潔癖、對婚姻沒有信心,懷疑男朋友自私自利、居心叵測,可這個男朋友處處替他著想、隨時給她幫忙。圍觀群眾肯定會說,你口口聲聲說你是精英,你除了渾身帶刺,神經過敏,哪里“精英”了?
于是唐晶因為自己的不完美不夠好,要失去完美男朋友賀涵了。
而羅子君呢?被壞男人傷害,再被好男人拯救。最后走上逆襲復仇之路,順道拿下一個各方面遠超前夫陳俊生的男人,證明自己的成功。(看看電視劇安排賀涵去做陳俊生的上司,多么用心良苦?。。?br>
拯救我們的只能是男人嗎?
兩個好閨蜜,十幾年感情了,為了一個男人開撕,這個男人再帥再多金,我也不忍看。亦舒師太如果知道,一定受不了。她一再告訴我們獨立、自主,哪怕流汗流淚流血,可你們輕輕巧巧地把人生成功這件事又歸功于男人了。
你們再成功,離開男人的幫忙扶持,你就什么都不是。
說到底,編劇還是大男子主義的邏輯:你被男人拋棄了,你就失敗了;你又嫁個更好的男人,你就成功了。至于唐晶,人美、能力強,掙錢多,有什么用,好男人終究會遠離你。
當然,為了增加狗血程度,好男人離開你投入了閨蜜懷抱,而這個閨蜜,走投無路時你不遺余力地幫她,轉回頭她就插刀。
他們小看了唐晶,也小看了羅子君。原著里羅子君是一個會成長的女人,生活只要不把人逼到低處,是一定會要自尊的, 男人再好,是閨蜜的我也不要!
魯迅的《傷逝》里,涓生和子君以為追求婚姻自主就是人生的自由;亦舒的《我的前半生》,說的是涓生和子君走進婚姻十年后,有兒有女了也擋不住的厭倦;而這部電視劇里的子君和唐晶,想告訴我們什么呢?現實嗎?
那就令人細思恐極了。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會幫自己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有很多事想來無謂,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每天只準訴苦十分鐘,你不能沉緬在痛苦的海洋中,當作一種享受?!?br>
? ? ? ? ? ? ? ? ? ? ? ? ? ? ? ? ? ?摘自《我的前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