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里面,應該是近十年之前,一次伸手去化妝包拿化妝品,忽然“蹭”的一聲,手指被不知道什么時候打開的眉刀拉了一個深深的刀口。
從那以后在看到、想到類似刀片一樣的明晃晃的東西,聽到類似“蹭”的一聲音的這種外界的刺激,就馬上渾身不舒服,雞皮疙瘩起一身,渾身緊張,不敢在去看、去想、去聽到類似的刺激源。
導致后來自己再化妝時,用到眉刀,心都是特別緊張,有時候心都感覺在哆嗦。
近十來了一直無法克服這種恐懼,越碰觸越緊張。
前兩天的一個早上,著急出門,急急的去整理妝面,在化妝時,不小心眉刀一下子,又劃到了眉毛上面的皮膚,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非常緊張,與十年前類似,深深的一道口子,血一下就出來了。
但是在經歷過這個過程以后,當我在看到眉刀、拿起眉刀確沒有了近十年來的恐懼。
為什么十年來無法克服的內心的恐懼,因為在再發生了“血案”,而這份恐懼慢慢的不那么強烈了呢?
這讓我想到了兩個字“印痕”,中國古話說,一朝被舌咬,十年怕井繩。
記的小時候家里人為了天黑后或者暑假里亂跑,總是說各種各樣的故事和形象(比如mao hao zi,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為何物)等等來嚇唬小孩,這可能是善意的謊言,但真的也會給孩子留下印痕。
現在有時候一個人走路,不管是人多、人少還是晚上,內心總在潛意識里面有一種警惕,而這種警惕就來自小時候家人或者在別的什么路方聽到這種嚇唬小孩子的故事。
有一段時候我很掙扎,我怎么不去害怕這種類似刀片這種東西呢,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碰到類似的刺激源時不那么緊張呢,當我內心有抗拒的時候,發現你對這種經歷的感受、印痕會更明顯,后來慢慢的我就盡量不去碰觸了,雖然內心的這種感受一直在,但我選擇去回避它。
直到有一天,無意間的一個意外,讓我在再經歷了同樣的場景。
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也總結幾條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個: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真的不能用嚇唬這種方法,可能讓孩子內心產生恐懼、害怕,短時間內會滿足你的需求,按你的標準去作,但是這種影響在小孩子心靈深處產生的恐懼的印痕,我們真的無法評估他的影響。
第二個:面對這種恐懼,我們要采取不抗拒、不抵觸、不評價、不刻意的方法,自然和他相處,也許在某一時刻,它突然就會化解掉。
第三個:面對這種恐懼,這種感受,我們要去覺察一下,這種情緒背后我們真正的在怕什么,我們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中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同樣是意外被刀片劃傷,有的人就會有了印痕,有了恐懼,而有些人呢,傷口慢慢愈合之后,在記憶中只會是一場意外。這所有的一切真的是和我們每個人潛意識中的信念需求是有關系的。
原創分享,歡迎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