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Ubuntu踩過的坑

由于自己電腦的配置太低了,聽身邊的朋友說用Ubuntu來運行as要比在win上快不少,而且作為一個程序員總是感覺Linux系統才是高大上的東西(雖然所有的安裝軟件的命令行都是百度的),我就在我的電腦上裝了個Ubuntu,放到了機械硬盤上,原來的win7還留著(固態硬盤上)。一下就是我在安裝的過程中,主要是系統安裝以后安裝軟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百度上搜索的方法,把這些記錄一下,以后自己好找(吐槽一下,Ubuntu上竟然沒有QQ,不過這也可以理解):
1:怎么裝Ubuntu沒有記錄,大體和win差不多,做啟動盤,在win上要裝Ubuntu的硬盤格式話好,進入磁盤管理(我的電腦郵件 --> 管理 --> 磁盤管理 )選中格式化好的那塊盤郵件 -->刪除券,這樣這款硬盤就在win上不顯示了。插上制作好的U盤啟動盤,然后重啟從USB啟動,就開始安裝Ubuntu了
注意:如果用U盤啟動安裝只是臨時講U盤設置成啟動盤,安裝的時候電腦黑屏一直出不來Ubuntu的logo的話,可以進入Boise將U盤永久設置成第一啟動盤之后再試試。

2:裝系統,分盤注意
一般分四個區: /分區為主分區,其他的為邏輯分區
/boot分區;它包含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一般120M左右
swap分區,即交換分區,也是一種文件系統,它的作用是作為Linux的虛擬內存。一般是物理內存的2倍,如果硬盤不大且內存大于512M,可以不要這個分區
/home分區;多用戶的存儲位置自己的存儲盤,分完其他的,都給這個
  /分區;系統根目錄,應用都安裝在這個目錄下,如果沒有分/home目錄,那么/home和/會使用一個/分區(如果怕分不好,可以只分一個/分區)

3:安裝搜狗輸入法:
鏈接:http://pinyin.sogou.com/linux/
Ubuntu14.04中下載下來雙擊即可。

4:配置Android Studio :
鏈接:http://blog.csdn.net/lsyz0021/article/details/52215996
想要創建studio的啟動器快捷方式的話,在studio中有這一項設置

Paste_Image.png

1:Android Studio卡死:
終端下 pkill java

5:as的字體的修改
鏈接: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AVruam

6:為知筆記安裝
鏈接:http://blog.csdn.net/mkosto/article/details/52964826

7:開啟啟動器點擊最小化功能
鏈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3/98862.htm

8:SVN客戶端的下載和使用
鏈接:http://blog.csdn.net/rovast/article/details/41984229

9:sublime text 3的安裝:
鏈接: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a4125acb8569b28ac7092ea.html

10:郵箱客戶端的安裝
系統自帶的Thunderbird雷鳥客戶端(點擊左上角的Ubuntu圖標,輸入Thunderbird就可以找到)
漢化包:sudo apt-get install thunderbird-locale-zh-hans

11:回到桌面的快捷操作:
在全部設置 --> 外觀 --> 行為 --> 添加顯示桌面到啟動器。

12:時間同步
先進入設置/時間,設置成從互聯網自動獲取。
如果還不行使用下面的方法:
終端sudo gedit /etc/default/rcS
找到UTC=yes這一行,改成UTC=no,保存即可。

13:任意位置右鍵都能打開終端
終端: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open-terminal
注銷下就可以。

14:ubuntu下的放gradle壓縮包的.gradle文件夾在哪
在home/.gradle 這個文件夾是隱藏的 ctrl+H顯示隱藏的
在Ubuntu下.開頭的文件都是隱藏文件。

15:Ubuntu下刪除文件夾命令
rm -rf 文件名
-rf表示遞歸刪除里面的文件和目錄

16:Ubuntu的根目錄是不讓創建文件夾或者文件的,創建方法:
先復制你的主文件夾的文件,然后關閉文件管理器。然后在終端里,輸入sudo nautilus, 之后輸入你的用戶的密碼按enter鍵,會彈出一個新的文件管理系統,你可以在這任意粘了

17:Ubuntu下查看顯卡,切換顯卡教程:
鏈接:http://www.linuxdiyf.com/linux/22150.html

18:Ubuntu下獲取root權限:
sudo su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