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老王是一對典型的農民夫婦,兩人勤勤懇懇,辛苦一輩子,攢下了一筆積蓄。但因為成長在困難年代,衣食住行什么都舍不得花錢,生活相當節省。因此,兒子小李結婚時,本來花7萬就能買一棟樓房的年代,他們愣是送了小兩口七萬現金,堅決不讓他們去買房,理由是在家吃喝都不用花錢,老兩口還能幫他們做飯帶孩子操持家務。以至于10年后,小兩口花了近5倍的價格在縣城置備房產。
小李是退伍軍人,轉業回鄉后選擇了運輸行業,長年與汽車運輸打交道。妻子小王是小學老師,年年被評為優秀教師,人長得漂亮,喜歡買漂亮衣服。因為買衣服沒少被公婆叨叨,但是小李贊同妻子的做法,年輕時候不穿,啥時候穿?買唄!為此,小兩口經常被老兩口罵成敗家子。
小兩口每年換季就添置幾套新衣服,舊的隨手扔了或送人,老兩口暗自撿回扔掉的衣服,送給周圍生活更困難的家庭;小兩口經常買些新鮮的海貨蔬菜水果回家,老兩口邊做邊念叨,家里種的菜吃不完還要花錢買,年輕人真不會過日子。小王的同事去縣城買樓,小兩口一商量也貸款買了套樓房,老兩口罵人家洋蹦,家里都擱不下他們了,一下子貸款幾十萬,啥時候才能還完?
老李幾乎跟每個熟悉的人數落兒子媳婦的不是,直到他突然腦梗,右側肢體癱瘓,無法正常說話交流。冬天農村冷,生爐子不方便,小李小王接父母到樓里住,老李仍舊黑眼小兩口,卻住得舒適滿意,不生病也不受凍,每天蔬菜水果都不重樣。老王也不斷感慨:幸虧兒子媳婦及時出手,小區的位置好,環境美,盡管價格一路飛漲,卻早就沒有房源在售了。
生活中有無數個老李老王和小李小王,因為生長于不同的年代,本是一家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觀念,理財觀念,但這都不影響他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