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小記

2019年11月25日? 晴冷? ? ? ? -3度—5度

今天的天氣晴朗,起床后也明顯的感覺到逼人的寒意,陣陣寒風猶如可以侵蝕皮膚進入骨子里。

昨天請假,給學生布置了4頁的練習題,早上詢問了學生的做題情況,都已經按時完成,腦海里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何快速有效的進行檢查反饋——既能檢查學生是否懂得解決每道題思維的過程,又能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進來。自接六二班以來,發現學生的思維不夠敏捷,遇到問題不知如何思考,并且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正如成績落后的學生從來都不獨立解題,他們好似跟在浪頭后面游泳,好似把腳伸到他的同學們已經站著的地方:從黑板上或向同桌抄現成的......。為避免學生出現以上狀況,提高學生對思維過程認識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對練習題的處理采取學生輪流講題的辦法,這就要求學生在解題時做充分的思考,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會主動問老師。講題時的程序是先讀題,然后說解題過程,最后說題目答案,順便也杜絕了抄作業的現象。訓練三個月以來,學生的講題能力頗有提高,并且也自信、勇敢起來,能夠通過努力獲得成就感的孩子漸漸多了起來,整個數學課堂不再是沉悶無趣,而是流動思的狀態。

今天我面臨的問題是學生訓練時間還較短,按照平時學生的講題速度,兩節課的時間難以解決4頁的練習題,怎么辦?也就是說如何保證學生能夠在站起來之后迅速說出流暢的思路,而不用老師重復,這樣就會縮短時間。直到吃過早飯,終于想起來辦法......

8:10分學生幾乎全部到齊(有個別值日生打掃衛生區),學生在安靜的看書,顯然已經全部完成數學作業。我首先按照練習題的數量將昨天所布置的作業分為六部分,其次將學生以就近原則前后座位分為六組,每組制定一名組長,然后每組都能分到一部分的練習題,最后要求小組討論。討論要求是:1、按照平時講題的方式,小組內成員人人過關,人人會講,如遇到困難,先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詢問老師。2、討論時間20分鐘。3、討論結束后開始在班級內講解,具體的講解人由老師在該小組內隨意指定。詳細安排好以后,學生特別新奇和高興,迅速的以組長為中心圍攏到一起,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唯恐被抽到不會的題,更讓我刮目相看的是小組內成績較弱的孩子主動的向組長詢問講解的思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自覺的去幫助學困生解決困難。在旁邊觀察這一幕幕美好的場景,忍不住拍照感嘆:窗外萬物蕭條,寒意侵??;窗內熱情似火,溫暖如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時的我意識到這樣做不只是解決了我眼前的困難——追求高效,這只是額外的獎賞,更多的是讓我認識到集體教育的重要性。集體教育作用,完全不是使集體成為嚇人東西和法庭(殺雞給猴看),只有當集體確立起個性的自尊與每個人的人格和榮譽感時,并賦予集體積極的性質,它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因為它可以使每個人都感到自己能給集體做好事,能給集體帶來某種美好的東西。長此以往,無論集體或是個人都會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時間在孩子們熱情高漲的學習中流逝,不知不覺8:30了,我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我只負責在小組內隨意挑選講解人,首先從第一組開始,果然不出所料,被挑到的學生講解的很流利,且思路嚴謹,幾乎不用老師再重復,大大的縮短了時間。當輪到該組的最后一個學生時,她因為過于緊張,思想壓力太大,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我看到她的小臉瞬時漲紅,連拿一本書的手也開始顫抖起來,頭也低下來,眼睛時不時的瞄一下組長。她應該在擔心,擔心被埋怨??墒橇钗疫z憾的是組長回給她的眼神真的是如此。孩子們求勝心切,是自然的行為,我也可以理解,但這不是我組織本次活動的初心。我趕緊抓住這個教育的契機,向全班學生詢問一個問題:“因有人回答錯問題該不該受指責?”雷站起來說:“不該,因為她自己心里已經夠難受的了!”

帥站起來說:“不能埋怨指責,因為如果是我答錯了,我會覺得很對不起小組的其他學生,下次一定會答對”。此時我看到了那個女孩眼里有亮閃閃的光芒,那個組長也特意向她送上了微笑。無獨有偶,第二組的一名學生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不過在剛才的引領下,其他學生完全沒有出現異常的表現,組長總結說:“有組員出錯覺得挺遺憾的,不過下次我會好好教教他”!正因為在關鍵處給予點撥,學生的思想壓力減少了很多,講解活動進行的越來越順利,最精彩的應該是最后一組,六個人全部順利完成分配任務,可惜的是小組內有兩個學生沒有被提問到,題目就講完了。當這六個孩子在歡呼雀躍時,他倆顯得有點失落。我再次詢問學生:“第六組完美的完成講解任務,沒有被提問到的孩子是否有貢獻”?組長馬上站起來說:“肯定有貢獻,因為剛才討論時他倆一直在教我們小組內同學如何解題”。兩個孩子不約而同的笑了。我看了看表,此刻距離第二節下課還有十分鐘,圓滿的完成了預設的教學任務。我希望這種“心靈之樂”的迷人旋律充滿我們的教育,教育不但是為了傳授知識,更要保護學生的人格,引領學生的心靈永遠朝向自尊、慈愛、善良。

下課后反思本次的活動組織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如:1、學生討論交流的方法單一,思路需要繼續打開。2、個別學生在討論交流時直接更改了錯誤答案,導致老師檢查作業時,看不出學生的原始水平。3、對于后進生缺乏針對性的引領和指導。

和六二班的孩子歷經三個月的磨合和相處,從陌生到熟悉,從格格不入到渾然不覺。最大的教育收獲是只要學生經過本身的努力,發現了自己不理解的東西,那么即使最枯燥單調的教材也能使他感到極為有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