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金燦燦的記憶

? ? ?總覺得該寫點什么,又總是懶得起筆。又想趁著思緒有那么一點激動,還是留下點文字吧,哪怕到頭發(fā)斑白,讀讀自己曾經(jīng)熟悉的生活也是難得的紀念吧。

? ? ?前年回到家,媽媽說北大地(村子北的大片農(nóng)田)開滿了二月蘭,愛花的我是如何也抵不住這繁華春景的誘惑。走出家門,向村北走去,三五分鐘就到了。由于這幾年區(qū)里退耕還林的政策,地里栽滿了各品種的樹,樹剛栽上兩年,還來不及長得枝葉繁茂。正值春日,樹上開滿了星星點點繁密的小粉花。在一排排樹的間距中簇擁著成片成片綻放的二月蘭。雖然這種小草花名字叫二月蘭,但它們從未開在北京的二月里,即便是農(nóng)歷也大概三月中旬吧。這種極平凡的小草花開得熱烈、開得自由、開得無拘無束,帶給春天繽紛的色彩。

? ? ?春景雖好,我還是懷念那綠油油、金燦燦的麥田。記得小時候,秋播夏收,短短七、八個月,卻是農(nóng)民們一年的希冀。白露節(jié)氣過后,地里的莊稼逐漸成熟。長輩們把秋收時節(jié)稱作“大秋”,地里的豐收的農(nóng)作物種類很多,地里常見的有高粱、紅薯、花生、紅小豆、芝麻等,還有菜園中各種蘿卜、大白菜。其中種植面積最廣、產(chǎn)量最高的就是玉米了。收完金燦燦的玉米,農(nóng)民便急著整理土地,播種小麥了。聽父親說播種越早,來年春天一粒種子便會抽出更多的新苗,遇上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好年頭,小麥的產(chǎn)量也就越高。忙碌的時節(jié),地里的各種小蟲子也是極為熱鬧的。螞蚱、螳螂、油葫蘆隨處可見,綠的、黃的、黑的,蹦著、鉆著、飛著、跳著,此起彼落。小麥播種后,秋季多風(fēng),為了防止地里泥土風(fēng)干,種子不易發(fā)芽,大人們要肩拉著混子(用鐵皮鑄成圓柱體,里面灌滿細沙,有大約幾十斤重量)把松軟的土壓平。大約半個月左右,地里就會鉆出嫩綠嫩綠的細芽,嫩芽越長越壯,越長越綠,越長越高,幾天功夫,滿眼是成壟的碧綠。在臘月來臨之前,幾顆種子就會長成濃密的一叢。寒風(fēng)起、秋草黃,雁飛過、落葉飄,天氣漸漸轉(zhuǎn)涼,麥苗經(jīng)歷寒霜后,就再也精神不起來了,低著頭、蜷著身,互相擁抱著準備過冬。鄉(xiāng)村有句俗語“瑞雪兆豐年”,趕上冬季下一場厚厚的雪,大地一片潔白,真像給冬小麥蓋上一床松軟厚實的羽絨被。雪地里偶爾出沒幾只覓食的野兔,跑得飛快,雪地里留下或深或淺的腳印。

? ? ? 春意漸濃,雪水消融,微風(fēng)送暖,萬物滋長。小草偷偷從泥土里鉆出頭來的時候,麥苗返青了。它們抖落身上的殘葉,伸伸腰,壓壓腿,依舊是越長越壯,越長越綠,越長越高,一天一個樣,一周一個樣,一月一個樣。長葉、拔節(jié)、抽穗,大約三個月的光景。五月間,一大片麥田,綠油油的麥浪隨風(fēng)起舞,真像綠色的海洋。這時候真想在麥地里撲騰撲騰、打個滾,在閉上眼睛懶洋洋地曬上一中午太陽。濕潤的田埂上還多多少少長著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藤本植物,順著青翠的麥秸稈纏繞著往上爬,開著淡淡的粉色小花。五月,麥穗開始揚花、授粉、灌漿,乳白的汁液漸漸充盈整顆麥粒。隨著麥粒的逐漸飽滿,麥芒由抽穗時一個順地朝天長,慢慢傾斜著向上長。當(dāng)然,由于品種的不同,家家戶戶的麥子還有一種不長麥芒的,家里人把有芒的麥種稱之為“芒麥”,沒有芒的品種稱之為“禿麥”。剛抽穗時。麥芒細細的,綠綠的,頂端尖尖的,柔軟一些,但并不光滑,到了快成熟的季節(jié),逐漸變硬,不小心被扎到還是有點疼的。農(nóng)村因此還有“針尖對麥芒”的俗語。進入六月,麥粒逐漸飽滿,秸稈上的葉子也慢慢變黃,這時候摘下一麥穗,左右手一撮,一顆顆麥粒就輕而易舉地散落出來,放在嘴里嚼一嚼,有一股麥芽的香甜。小時候,沒有什么零食,經(jīng)常攥一把青麥穗,放到火爐上一烤,再搓下麥粒,也吃得津津有味的。進入麥收季節(jié),綠色的海洋就變成了金色的,遠遠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金燦燦的。地里每天都有人遛彎,街坊鄰居一邊享受著豐收的喜悅,一邊盤算著什么時候恰到好處的收割。

? ? ?90年代后期,隨著機械化的進展,麥收變得不再復(fù)雜。家里提前準備好口袋,有2-3人就行了。脫粒機會在麥收時節(jié)走訪各個村子,只要看脫粒機在收臨近地里的麥子,就可以守在地頭做準備了。輪到自家收麥子了,2個身體壯實的人,站在高高的、碩大的收割機上,手撐著口袋,接著從脫??诹魈食鰜淼柠溋#粫汗し?,口袋就滿了,系好口袋,然后把沉甸甸的糧食口袋扔下車,再重新?lián)Q另一個袋子。脫粒機所到之處,留下一串串齊整的麥秸茬,上面覆蓋著脫去麥粒的秸稈。幾畝地,個把鐘頭就收完了,然后把裝好的麥子運回家,曬到路邊、曬到自家的小院中,等麥子徹底晾干就可以貯存起來了。最近,微信轉(zhuǎn)載的一些農(nóng)家麥收的圖片,金燦燦的麥秸垛,還有麥場忙碌的人們,使我想起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時候。家里收麥的工具是一把把磨得锃亮的鐮刀,誰家勞力多,誰家也就收得快。人手少的家庭,互相幫襯著,反正家家戶戶的麥子也未必是同一天成熟的,只要不趕上陰雨天,早幾天晚幾天也無大礙。大隊有幾臺比較原始的脫粒機,分布在公用的場院中,誰家麥子運到場院,就去大隊登記排隊、按順序進行。小的時候,最不喜歡這么幾天,因為這是最忙碌的時候,不分黑天白夜,有時甚至顧不上吃飯,一定要和老天爺來場賭注的,最怕的就是趕上陰雨連綿,那樣這大半年的辛苦多少都會有損失的。割麥子了,人們一般右手拿鐮刀,左手攥上一把,用鐮刀貼著地表割下,左手把著麥穗一頭,右手自然把一把秸稈分成兩小把,不知道怎么一轉(zhuǎn),就打成了一個結(jié),平鋪到地上當(dāng)打捆的繩子用,然后繼續(xù)割,陸續(xù)放,麥穗整齊得排列在一頭,估計差不多該打捆了,就把平鋪在地上的兩把秸稈合并,再那么一轉(zhuǎn),一塞,就打好捆了。六月中下旬,連刮起的風(fēng)都是熱的,再彎著腰,一會兒就又熱又累,割著割著,就要挺挺身板,擦擦汗,歇上一小會兒。就這樣,重復(fù)著、重復(fù)著一直到整片地里的麥子全部收割完。

? ? ? 收割機的年代是一定要等到麥子熟透的,這樣脫起麥殼來最干凈,地里也不會留下太多未脫干凈的麥穗。手把鐮刀的年代,麥子不能熟透、干透,不然收割的時候,麥穗運不到麥場就都遺落在地里和半路上了。麥收的晴天,太陽火辣辣的,前幾天看還是黃綠相間的秸稈和麥穗,短短幾天,歷經(jīng)兩三個中午就變得一片金黃。如果錯過了收割的最佳時段,麥子熟透了,是一定要趕在清晨和傍晚進行的,露水的浸潤,使秸稈變得潮濕,打起捆來也更容易了。運到場院的麥子趕上陰天,就要防著下雨,每個麥捆都是麥穗朝里,整整齊齊地堆放在一起,再準備一塊大塑料布,未雨綢繆。輪到自家脫粒了,這是一個大工程,沒有五六個人是忙不過來的,兩人要輪流負責(zé)把捆好的麥捆打開,穗子朝下放到脫粒機的入口,還要有兩人撐著口袋把脫好的麥粒裝起來,還要有人拿著叉子把出來的秸稈挑到一邊堆成垛。一旦裝麥粒的大簸箕滿了,或是堆出來的麥秸堵住了出口,是必要影響機器工作的效率的。家家戶戶互相幫忙,一切都是有序地進行著。小時候,我和妹妹要不負責(zé)把遠處堆放的麥捆抱過來交給守在脫粒機口的大人,要不就和媽媽一起裝麥粒,當(dāng)然主要是負責(zé)撐著口袋。說實話,我并不喜歡這種勞動,每次頭發(fā)、臉上、身上都會被弄得爆土揚灰,麥芒還會鉆進薄薄的夏衫,又癢又疼。87年出生的弟弟,印象中大概沒有趕上這豐收的忙碌。經(jīng)歷過了,現(xiàn)在回憶起來,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經(jīng)歷。這個時節(jié),小朋友最喜歡的是麥收后,在堆滿麥秸稈的場院中玩耍,或是奔跑,到處是麥秸,摔倒哪兒都不怕,摔到都感覺不到疼;或是打滾,身下到處暖綿綿的,很是舒服;還有淘氣的,在麥秸垛中掏個大坑,哄騙著其他人往里跳,然后在旁邊幸災(zāi)樂禍地傻笑著……

? ? ?秋收過后,農(nóng)民們又開始忙著夏播,種玉米,種豆子,栽麥茬白薯,金燦燦的原野兩個月左右又是一大片蔥郁,然后又是一年秋季的豐收。兒時的童年是伴隨著大人們一年一年的忙碌。春華秋實,暑去寒來,兒童時代鄉(xiāng)村風(fēng)景是綠油油、金燦燦的,那時回憶也是綠油油、金燦燦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 ?清朗的天空寫于2016年3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現(xiàn)在正是秋收季節(jié),看到鄉(xiāng)親們下地掰玉米、摘豆子、薅花生,不由想起小時候的勞動場面。 但那時候最繁忙的應(yīng)該是六月的麥...
    戚老師說閱讀 1,399評論 1 18
  • 今年的麥收季節(jié)剛剛過去。 現(xiàn)在的麥收季節(jié)已經(jīng)不能和記憶中的麥收季節(jié)相提并論了。 我得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的農(nóng)民的孩子...
    南極雪北極冰閱讀 998評論 5 5
  • 麥收是關(guān)中農(nóng)村一年中最重要的農(nóng)時。 小時候,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的興奮還沒有散去,農(nóng)歷小滿過后,一望無垠隨風(fēng)翻滾的麥...
    櫟風(fēng)唐勇閱讀 1,447評論 4 4
  • 碌碡 我記事時,碌碡就默默地守在麥場邊的一隅。它經(jīng)歷著風(fēng)吹雨打,寒霜酷暑,任憑身邊長滿...
    A山里鶴閱讀 1,695評論 19 14
  • 父親、麥子和我 幼年時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幾乎所有的莊稼都遵循著春種秋收的規(guī)律,唯獨麥子要選擇深秋作為生命的起點?...
    鷹鷹兒閱讀 1,791評論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