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你好,這五個字的力量很大,大到我可以用這五個字去做一切我認為對你好的事,當對方不愿意接受時,一句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你不理解我的苦心,我的付出,居然還埋怨我。那五個字有時候就像道德綁架一樣,牢牢的懸掛在人的頭頂,無法排除。
最近看了電視劇《小別離》里面的文潔,朵兒的媽媽,以為了自己的孩子好為由,每天都是催促她努力學習,提高成績,給朵兒施加很多的壓力。這一點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很像,在我門學習時,父母關心的重點永遠都是成績,你的年級排名,你能不能考上重點學校:當你放松時,做自己喜歡的事時,他們就會過來告訴你,你喜歡的這些事沒用的,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沒有用的事情上,你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不否認,父母這么做的確是為我們好,努力學習讓我們的人生有多一些的選擇,讓我們的未來可以豐富多彩而不是充滿遺憾。但希望他們能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能夠注意方式方法。用合適的方式去表達你的愛。在劇中,朵兒在周姐姐的指導下,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母親卻以中考不需要為由,重新找了一個老師去輔導女兒。文潔的出發點是為女兒好,畢竟女兒身處初三,面臨中考。想幫女兒提高成績。把她認為好的送到女兒面前,卻沒有考慮女兒的感受。
其實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用自己認為的好去給對方,卻忽略了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希望今后的自己可以做到,用恰當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好,讓對方能夠滿意的接受: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不管對方是否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