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你。
剛開始的時候,我不太能夠理解你的頭像--你的臉深陷在草叢里。
再后來,通過聊天,我知道你離我不遠,就在我的東邊。
你說起你來京是為了學習,你還說起現在的零薪水。想想我都佩服你,一個人在陌生的國度一點點適應,一點點學習中文,也在一直默默地積累。
你說你住在東邊的畫家村,我還在你的朋友圈里看到過你的作品。雖然不是很理解國外的抽象藝術,但卻從你的訴說中看到了不羈,還有樂觀。
我們聊過北京的霧霾,美食,甚至中國的父母,有時候想想我有些莫名的悲觀論調,和你脫口而出的bullshit就覺得搞笑;還有你深夜折騰著無法用淘寶的“惱怒”,和你享用烤串麻辣燙的快樂,都能讓我進一步認識到歪果仁的自在和純粹。
的確,相比國人的索取和種種追求,老外們對生活的要求似乎并沒有那么的物質化,而且他比中國人更加了解自己想要些什么,這并非指金錢上,而是指內心深處的訴求。
若非一個工作經驗尚少的學生,我很難想象有哪個中國人會樂意為零薪酬付出,而且會那么的快樂。我也很難想象,本來便有些才能的他,沒有走“吃老本”的老路而是選擇了重新開始。
敢于從0開始的魄力,可能也是我們所正缺乏的。我們總是習慣于躺在現有的成果上睡大覺,而一提到心中所向,我們便會被失去收入的不安全感所困住,半步都動彈不得。
所以,一年又一年,我們所換的一份又一份工作都在某種程度上重復著。你可以稱為“職業發展”,對于那些有著明確職場規劃的人確實可以這么說。而對于其他人來說,那不過是維系生計的一口飯碗罷了,何談規劃呢?他們不過是被時間推著向前走,至于能去向何方,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甚至從來都沒把這件真正意義上的大事提上過日程。
看著你每天很早便發出的早安,和你提到的每天只設定三個鬧鈴,如果不能按時起床就趕不上車了;還有每天晚上你總是要等好久車才能回家,而你也會每天都回去了才吃晚飯,我的同情心又一次地泛濫了。
這些追逐夢想所付出的代價,我好像很久沒見到過了。所以我也把這樣的觸動和鼓舞用在了12月每天挑戰千字文的堅持上,前天因為和你聊天到太晚沒完成作業,昨天便趕緊補上了。
很開心身邊能出現這樣一個人,觸動你時不時地陷入沉思,去反思自己的生活,也去平心靜氣地吸取老外身上不同于國人的閃光點。同時,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我在嘗試著更加直接地表達自我,相信這樣潛移默化的改變,對我的下一份工作也是有幫助的。
很難想象一次不經意的遇見,會給我帶來如此多的啟發。所以還是努力去行動吧,努力接觸不一樣的圈子和生活,也更加努力地為自己的生活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