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兒發燒 ?媽媽們會如何做?

面對小兒發燒,你會如何做?

我之前也走過一些彎路。去最好的醫院,拿最好的藥,生怕寶寶弄出個大毛病出來。

現在的我,面對這個問題,我會很從容淡定,因為我,選擇用中醫的方法。如何在孩子生病時保持從容淡定


小孩是全家的,生病后全家的關注是很自然的,而所有人都希望小孩快速恢復常態、恢復健康,這種執著,是導致焦慮的原因。

淡定意味著你有清晰的覺知

圖片發自簡書App


淡定是能夠有清晰的覺知的,小孩的狀況自己都是清晰的。相反地焦慮意味著失控,焦慮時關注點其實在自己身上,當想著要解決小孩疾病時,其實是在想著要解決自己的焦慮、或全家的焦慮,處理方式雖然是應用在小孩身上,但是試圖解決的重點其實是自身問題。

所以,你要迅速解決的問題是焦慮。而當你知道這個病情是可控的,通過什么病理發生的,怎么對治,整個過程大概會怎么樣,你大可安心的睡覺,安心的吃飯,安心的,甚至忘記給他吃藥。

淡定意味著可以從容自主的做選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淡定意味著可以選擇,相反地焦慮意味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小孩生病的處理,選擇其實有很多,一是可以選擇不處理,大多數小孩的問題都是可以自愈的;二是可以選擇看中醫,雖然現在好中醫比較難找,只要有心,可以幫助小孩的中醫總是有的;三是可以選擇看西醫,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四可以選擇自己干預,這個依賴于學習,小兒的問題比較簡單,如果小孩狀況良好,正確的在家干預一樣非常有效果。

所以,當你知道這個病情找醫生更好還是自己在家處理更好,找什么醫生處理更好,醫生的處理方向對不對,處理過程中會發生什么,當你知道,你就可以做出選擇。這都仰賴于你對中醫的認知和學習。

你可以感同身受,但你不需要也陷入痛苦,

你要強大,去幫他,救他。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鍵點都在于媽媽的心態。小孩生病,小孩當然會痛苦。但是生病首先是正常的,生病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小孩的生病經歷是小孩自己的,媽媽是無法替代的。小孩子有權利經歷自己生病的痛苦。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談論怎樣對小孩做合適的幫助。

那么,即使面對小孩子生病的痛苦,仍然能保持淡定,甚至保持快樂和安詳——這豈不是完全麻木不仁嗎?這個不是的。對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不是說你自己必須變得傷心難過。

相反地,你應該保持冷靜和平穩,如此一來,你才能采取行動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如果你也跟著傷心難過,徒然增加你周圍的不快樂,既幫不了別人,也幫不了自己。對于小孩的幸福,父母當然是負全責,我們要盡可能幫助到小孩,但必須始終保持平衡的心。

看到一個小孩身陷流沙中,愚笨的人會變得心慌,奮不顧身跳入流沙中,使自己也陷在其中;而有智慧的人,會保持平穩沉穩,找樹枝搭過去,把小孩拉到安全地帶。父母有時急急匆匆地把小孩送往醫院,然后遇到不合適的醫生,導致小孩健康的受損,好心辦了壞事,就非常像救流沙中的小孩,小孩健康受損后會從此全家不得安寧。

生病的過程猶如一個沒有燈的長廊,

當你知道它有多長,前面有光,

你就不會害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且,小孩的生病,也一定是有一個過程的,不管是否干預,都是需要經歷一些時間的。這個過程,是會導致家長的各種不舒服,甚至害怕。比如一個長長的走廊,如果夜晚沒有燈看不清楚,如果是第一次穿過,心里會升起各種的害怕,而如果是已經走過很多次了是很熟悉的,那即使沒有燈也不存在什么害怕,或者,簡單得,把燈打開,都看清楚了,就不存在害怕的問題了。

學習中醫辨證就是這樣的一盞燈,讓守著孩子生病的漫漫長夜,被一束光照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