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母親

馬小滿今天剛過了七周歲的生日,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一年級已經過了一大半,她的學習成績并不好,在學校的表現也很差勁,她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考的很不好,我意識到了問題,開始了和她的斗智斗勇的生活。為了培養她學習的習慣,給她定了很多規矩,但是從小由老人溺愛著帶大,身上的毛病很難改過來,一時家里天天都上演著大吼,哭泣,挨打的戲碼。

我平時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會把情緒帶回家,開始就沒有耐心,只知道讓她強迫服從,可每天晚上為了寫作業大鬧一場后,她哭著哭著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學習的質量很差。沒辦法,我又開始來軟的,好聲好氣的哄她,許諾她如果完成了什么,就帶她去哪里玩,給她買什么好東西,讓她選擇。開始這招還挺管用,有一次下午放學回來寫作業,看著樓下一群的小朋友在玩眼饞的要命,自己嘀咕了一句,為了玩我拼了。我在旁邊只敢偷偷的笑。可好景不長,這招也不大管用了,主要是隨著我最近加班的時間增多,老人在家看著她寫作業又開始偷懶了。而且漸漸的獎勵法也不那么管用了,總之我感覺我和孩子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孩子是一面鏡子,反映的都是大人的毛病,我羨慕其它的孩子同時,開始反省自己,首先是態度問題,我感覺不論我是好好說還是發火,都習慣性的擺父母的的架子,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后面,中間我也去買過一些育兒的書籍來看,不管那種理論,首選我覺得是同感受的問題,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心平氣和的溝通才能事半功倍。特別記得一個小故事,圣誕節來了,大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有趣,母親看到這些就想要是帶孩子來玩,孩子該有多高興啊,可當她帶著小小的孩子一起出現在大街上時,孩子卻大哭不止,她非常煩惱,當她偶爾一次蹲下身子給孩子系鞋帶時才發現,在孩子的高度看這個大街,只有各種混亂和各種各樣的人腿,根本不有趣。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因為我也是那個自以為是的母親。后來有一次,她下樓溜冰回來滿頭大汗,我覺得她需要喝水,就直接把水倒好給她,她根本不睬我,我跟她屁股后面追到她房間她都不喝,當時我就準備發火了,隨后還是控制住了,我跟她說,哦,你不想喝水啊,但你現在出汗了,身體非常缺水啊,她這時才看看我,不情愿的說那好吧,結果她把一杯水都喝完了。孩子也是通情達理的,也許是她貪玩真的不想喝,也許她只是反感母親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小事情多了,我也就知道了,所以和她相處的時候,盡量理解她,盡量像個同齡人樣的和她相處,當然國情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讓我完全按照書上和國外的那種平等模式也是做不到的,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相處模式和家庭氛圍,即使照搬教科書那樣沒有瑕疵,也比不上真心相待,每個人的方式不同,能真誠的為他人著想,即使孩子也能感受到尊重。所以我覺得一個家庭的教育,愛最重要,孩子在這個氛圍里能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心理和人格都是健康的,這不是表面的優秀和完美所能替代的。愛和尊重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基石。再比如興趣班的問題,馬小滿在目前看來,各方面都不出色,我不免暗暗著急,所以會給她制定一些計劃,告訴她讓她學什么,但她跟我給她制定的很相反,比如她很喜歡跆拳道,我卻覺得舞蹈更適合女孩子,她喜歡溜冰,我總害怕她摔跤,她喜歡畫畫,我卻因為自身不喜歡總不想讓她學,我想讓她學很多東西,可她大部分時間只想玩,每每看到其它孩子多才多藝我總是很著急,后來我也不急了,除了只讓她學習一個舞蹈外,其它的都隨她了,她想畫就讓她畫,她不想學太多,我也不就不讓她學,總之我發現我不能把我自己的虛榮心強加到她的感受上,她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在她目前的年齡我還是私心里希望她有個輕松快樂的童年的,我亦沒有培養精英的決心和毅力。所以在大人的影響下,她現在過的很是散漫自由。當然學習方面就太弱了,我也非常的苦惱。后來看了一本書,愛與規矩。愛與規矩并不矛盾,我嘗試去引導她,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規則是完全陌生的,很多好的習慣和品德都需要引導,我得告訴她有很多事情并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是任性,我們必須遵守一些規則,這是起碼的教養和品德,犯了錯誤必須承擔,學習必須刻苦努力,待人禮貌寬容,這些基本的道理我要讓她明白,自覺性差我就督促她,這相當考驗我的耐心,她的語文成績不好,我也沒那么多時間專門給她補課,我就想讓她多看書,閱讀是語文的基礎,喜歡看書的孩子語文成績都不會太差,所以我在網上給她買了很多書,她之前在幼兒園時也挺喜歡看書的,大都是圖片類的,現在我有意讓她多接觸漢字,所以買了很多經典的兒童書籍,都是帶拼音漢字的,沒什么圖片,誰知她拿到書后只是隨便翻翻就不愿看了,我怎么跟她說,她看看就不愿看了,她們寒假的作業是閱讀一本書,我告訴她這是作業必須完成,每天晚上我都讓她看著拼音大聲的讀幾頁,她本來拼音就很差,磕磕盼盼的,為了讀這本書,我至少動手打了她三次,搞的我和她都很累,不但她連我自己都覺得是壓力。后來我索性放棄了,在網上買書就注意多買些趣味性的,圖片和文字一樣多的,比如帶文字的漫畫和連環畫之類的,這下她看的舒服多了,而我也不管她,反而她自己主動看。這下我也明白了,閱讀是非常個人的事情,有愉快的體驗最重要,哪怕她看不懂,潛移默化間也收益匪淺。所以,我每天都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堅持一下就變成好習慣了,比天天跟后面說要輕松多了。這不但是考驗孩子的毅力,最主要是考驗大人的毅力,有時候是因為一點小事,自己就先放棄了,跟自己說今天太晚了差一天沒事,或者是今天感冒了不舒服明天再繼續吧,就這樣孩子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即將變成好習慣了,卻被大人的偷懶給破壞了。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時候是自己沒有毅力,有時候是原則性不強。給她制定了規矩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沒有貫徹到底,說到底還是大人的問題。愛是必要的,但在盡量不傷害她的前提下,規矩和責任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我和她都得努力。我相信一旦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就會提高,好習慣也會讓她終生受益。最后是以身作則。我老讓她看書,但她老看電視,而且相當入迷,她很開心的對我說,電視配零食我的最愛。為了這個壞習慣,我也是三天兩頭跟她發生戰爭,但效果很差,有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我吃過晚飯后,沒事拿了本書看,看看就有點入迷,她跑過來找我讓我陪她玩,我說今天晚上媽媽想看會書,你自己玩玩行嗎,她不太開心就走了,我就沒管她,等我再次抬起頭來,發現她竟然從她房間搬來一堆書,就坐在我旁邊,手里還拿著一本書正在看,我突然就有點恍然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重于言傳,我教育她的同時,也必須嚴于律己,我讓她培養學習的好習慣,自己就必須有學習的好習慣,包括生活上的一切,我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習慣都深深影響著她,所以必須言行謹慎,各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其實這樣也等于和孩子一起成長,活到老學到老,自我的完善到什么時候都不遲。每個孩子都是個獨特的個體,但她們身上都有家庭的深深痕跡,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的孩子,我是個不善交際的性格,喜歡宅在家里,卻非常煩惱馬小滿的害羞和怯場,老是想給她報名一些語言交際類的興趣班,但幾次試聽課下來,我問她喜不喜歡,她都說不喜歡,說別的小朋友都很活潑很會說,她卻講不上來。后來我就干脆放棄了讓她上這類的興趣班了,讓她去她不擅長的領域,只會讓她更加的沒有自信,而她的不自信的根源卻是我自己,我多注意和外界的接觸,多和她一起參加一些集體的活動,各類的場合接觸多了,她有自信了,哪怕語言上并不靈活,卻有了從容自信的態度。改變一個人,即使是一個孩子也是很難的,但我可以改變自己,自己改變了,我相信她也會慢慢的產生一些變化。所以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折射的都是父母自己,孩子也是一張白紙,作為母親我要鄭重小心的對待這張白紙。

有發自內心的愛和尊重,能堅持規矩和習慣的養成,最后還要以身作則。這就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目前最深切的幾點體會。雖然現在的我還在和馬小滿的奮戰中努力,還是會大聲的吼她,還經常偷懶,但再難我還是要努力。相信自己改變了,付出了,孩子也會自然變好了。在塑造孩子同時,也完善著自己。我一直都是一個不合格的母親,也沒有很好的教育孩子的素養,只能按照自己的體會去堅持去改變。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很難彌補,希望她能健康開心的成長。成為一個善良寬容又很出色的孩子。

xmpMM:DL??O??+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