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這部片子只是因為昨天無意中看到了影評:“所有人都努力變聰明所以世界上再也沒有傻子”.我因為這句話而走進影院,可能是期待太高反而難以高潮.看電影的過程還是有點痛苦,因為故事情節比較簡單,所以有很多需要特別大的表演張力才能完成的特寫,定格,可惜每到這個時候總是差點意思.所以前半截電影真是看得累死了.
回到勺子的問題,勺子就是傻子.整個故事就是一個半拉傻子碰見一個完全傻子,然后半拉的變成一個完全的傻子的故事.可惜個人覺得到最后這個傻子練成記也不是完全成功的,這個后面再說.
金世佳演的完全傻子是幸福的,餓了就伸手要,有吃的有睡的就滿足了,背陳建斌演的拉條子一次次丟出去,他就默默的走回來,仿佛一切都沒發生一樣.傻子不去想他今天給我吃的了,明天還有沒有;不去想明明說好了坐著,他為什么離開.吃完了就要,人走了就跟,挨了打就哭,吃飽了就笑.也許你會說,他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可幸福的?難道或者有如豬狗的生活或者強于豬狗的生活就有幸福的本錢了嗎?
全劇一直說男主角拉條子本分,是好人,是老實人.可是他有一個過于聰明蹲了號子的兒子,他知道通過塞錢去給兒子減刑,他遇到麻煩他知道給來人塞錢,他知道找門路的時候要給人家打炕請人吃酒……拉條子的悲劇不在于他傻,而在于他自以為是的學“聰明”.
如果他是一個真“傻子”,相信世間的美好,相信人間的正義,就用他那股傻勁一頭撞上去,頂天立地地用西北漢子的憨直面對每一個居心叵測的過客,都不會走到最后的結局.為什么會進退維谷把自己活生生逼成了真傻子?就是因為既沒有聰明人聰明的天分,又丟了本分人堅守的本分,彷徨搖擺的路總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