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當你老了,你的老年生活會如何度過?居家養老,由孩子或者保姆照顧;公立養老院養老,可能住得起但條件可能不太好;私立養老院,環境不錯但貴得有點嚇人、
每一種養老方式都是真實存在的,而當有一天我們真的老到不能動,沒辦法自己做飯洗衣的時候,我們也都不得不面對如何養老這個問題。
當然,我們也無需太過擔心,畢竟開開心心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才是最為重要的!
其實生命過得是否精彩,取決于你是誰,以及你遇見了誰。
12月10日,我和我們的玫聯團體以及其他青年團體都在敬老院里忙碌和奔波,幫助一群長期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們。
一進大門,矗立在我們面前的 是一座座高樓,雖然高、大、靜,卻絲毫感覺不到溫暖。天氣很冷,風很大,但被眼前那一幕驚訝到....滿臉的笑容,似乎好久沒有看到,又似乎在期待什么?
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走進敬老院,給我的感覺和想象中的有好大差別,院子里干凈整潔,有草坪和花圃,還有一些供老人家們納涼用的石桌、石凳;走進老人居住的房間,電視、、衣櫥、飲水機等擺放整齊,衛生間也是人性化設計,扶手、防滑墊等一應俱全,看起來真的很不錯。
可是在和奶奶們聊天的過程中,我感觸好深。原本以為只有無兒無女的老人才會來敬老院,在交談過程中才知道,有好多老人都是有兒女的,只是他們工作忙,無暇顧及老人,才把他們送來敬老院,還有的是兒女長期在國外,只有到了過年才會回一趟家,而且還有很多的子女已經好久沒來看望過老人了,雖然敬老院條件很好,居住在那里的老人們也多,但是人老了更愿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一位奶奶對我說,人上歲數了,不需要什么錦衣玉食,更不需要多優越的生活條件,只要能和兒孫們在一起,每天能看到他們,哪怕就是吃糠咽菜,都是開心的,聽了奶奶這番話,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近日微信上瘋傳由北京某公司副總裁周云偉推薦的一篇文章,讀來的確令人深省。
這篇文章,猛然的觸動到我的意識,如果不出意外那種正常老到不能自理的時候,已是一種絕望的狀態在等著我,或者也可能涉及到你?
為何要這樣說?正如作家曲蘭說過這樣的意思:無論你年青時容貌有多么的俊秀,身材有多么的好看,身體有多么的健康,但你老了,而且是正常的老,你必然要經歷一段你痛苦無望的時間段,在這個痛苦無望的時間段,每個人都要接受別人的照顧你才能活下去。那么誰來照顧你老呢?這可能就是你的伴侶?你的孩子?還有是社會提供的養老機構等等。
但是,如果你的伴侶先于你之前走了?或是你獨生的孩子,因工作和事業繁忙實在沒法照顧你,那怎么辦?孤立無援的你,只能面對養老機構。
很多人抵觸老人,但是你們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嗎?1歲的孩子把屎尿拉褲子里往往被原諒,而80歲的老人則會被人責備。1歲的孩子不愁沒人喂養,80歲的老人卻擔心沒人贍養。孩子怎樣成長,老人就怎樣退化。他們沒有“癡呆”,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當他們忘記往事,忘記如何吃飯,忘記如何說話,請耐心對待。
敬老院里的老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子孫,他們聊天的話題也總是圍繞著自己的兒孫,如數家珍般地說著每個孩子的生日、喜好等,真不知道他們的子女是否還記得他們的生日,看得出來,敬老院的老人家們內心深處是很很孤獨的,我們走的時候,一位奶奶拉著我的手,遲遲不肯松開,走出敬老院大門,我不禁潸然淚下……
時間的長廊里,老人們都已走向社會的邊緣,都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可是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卻好像都在靜靜地等待著時光的流逝,從他們身上我看不到有什么生活的樂趣,其實他們期望值并不高,只是希望子女們能多給予一些關心、多得到一些溫暖而已,哪怕只是每天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他們也會心滿意足的,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讓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幸福快樂生活,更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人們往往對下一代傾注所有,卻總是忽略了老人們的感受,都理所當然地接受了父母親所有的愛,但是自己又為父母付出了多少愛呢?
回想自己,似乎也快對號入座了,每天任性著,忙碌著,工作蒸蒸日上,卻覺得自己做的很多了,每到遇到困難,想要得到溫暖,才會想起。其實,我已經把真正寶貴的東西落下了,想起爸爸的一句話:“爸,幫不上忙,只能給你做點愛吃的,只要你人回來就好。”
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這是生命的輪回,是不可逆轉的,應該多和老人做一些換位思考。如果我們老了,也過著同樣的生活,心里又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如果有一天,孤獨的老人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們心里會不會留下一個永久的遺憾呢?到那個時候,就算再想為他們做些什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誠然,生命的輪回,是上天給子女回報父母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
望著老人們孤獨的身影和落寞的眼神,我想他們的內心更多期望是自己的孩子.......其實我想說,當你老了,頭發白了,還有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此次去敬老院,雖然有些傷感,但是收益頗豐,從老人家身上,我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不管多忙都要去陪爺爺、奶奶們的,希望所有做兒女的都會自覺的為父母做一些事情,幫父母洗一次腳,陪父母逛次超市,陪父母談談心,多給予父母親一些愛。
最后,真心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也可以和我們一樣走進敬老院,走進你身邊的每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