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現一個簡單的三角形
使用CSS盒模型中的border(邊框)即可實現如下所示的三角形:
實現原理:
首先來看在為元素添加border時,border的樣子;假設有如下代碼:
<div></div>
div {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order: 2px solid orange;
}
效果圖:
這是我們平常使用border最普遍的情況——往往只給border一個較小的寬度(通常為1-2px);然而這樣的日常用法就會容易讓大家對border的形成方式產生誤解,即認為元素的border是由四個矩形邊框拼接而成。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實際上,元素的border是由三角形組合而成,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增大border的寬度,并為各border邊設置不同的顏色:
div {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order: 40px solid;
border-color: orange blue red green;
}
效果圖:
既然如此,那么更進一步,把元素的內容尺寸設置為0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div {
width: 0;
height: 0;
border: 40px solid;
border-color: orange blue red green;
}
效果圖:
我們將驚奇地發現,此時元素由上下左右4個三角形“拼接”而成;那么,為了實現最終的效果,即保留最下方的三角形,還應該怎么做?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把其它border邊的顏色設置為白色或透明色:
div {
width: 0;
height: 0;
border: 40px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red;
}
Duang~ 最終的簡單三角形就繪制出來了。同理,如果想要得到其它邊上的三角形,只需要將剩余的border邊顏色設置為白色或透明色即可。
不過,被“隱藏”的上border仍然占據著空間,要想使得繪制出的三角形尺寸最小化,還需要將上border的寬度設置為0(其它情況同理):
div {
width: 0;
height: 0;
border-width: 0 40px 40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red;
}
2. 實現帶邊框的三角形
帶邊框的三角形是指為三角形添加其它顏色的邊框,如同為元素添加border一樣:
由于不能繼續通過為已有三角形設置border的方法來為其設置邊框(因為三角形本身就是利用border實現的),所以只好另想辦法。而能想到的一個最自然的方法就是三角形疊放,即把當前三角形疊放在更大的三角形上方,上圖所示的實現方法就是把黃色三角形放在了尺寸更大的藍色三角形上。
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需要利用絕對定位方法:
首先定義出外面的藍色三角形:
<div id="blue"><div>
#blue {
position:relative;
width: 0;
height: 0;
border-width: 0 40px 40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blue;
}
效果為:
隨后需要定義黃色三角形,由于黃色三角形的定位需要參考藍色三角形的位置,所以需要用到絕對定位方法。為此還需要將黃色三角形作為藍色三角形的子元素。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在藍色三角形內部定義一個額外的標簽以表示黃色三角形,但為了節約標簽起見,更好的辦法是使用偽元素:
#blue:after {
content: "";
width: 0;
height: 0;
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0px;
border-width: 0 40px 40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yellow;
}
得到的效果為:
需要特別注意此時定義出的黃色三角形與藍色三角形之間位置的偏移關系,該偏移將受到top
、left
(本例中)以及黃色三角形本身border寬度的共同影響。
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黃色三角形會向左偏移一段距離呢,按道理不應該完全重合在藍色三角形上嗎,就像下面這樣?
如果有這樣的疑問,說明還沒有對絕對定位產生足夠的認識。絕對定位的區域是基于絕對定位父元素的padding
區域,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top
、left
、right
、bottom
等一系列屬性來約束絕對定位子元素的位置。在本例中,由于藍色三角形作為絕對定位父元素,其內容的尺寸為0,則內容區域就是該三角形的上頂點:
對于黃色三角形,由于設置了left: 0
和top: 0
,所以黃色三角形的所有內容(包括border、margin)將根據藍色三角形的上頂點進行定位??梢园汛藭rleft: 0
和top: 0
分別看作是兩面“隔墻”——即上隔墻和左隔墻,黃色三角形的所有內容只能在上隔墻的下方和左隔墻的右方區域。
由于黃色三角形的內容區域也位于其頂點處,且對其設置了左右各40px的border,所以黃色三角形的內容區域將向右偏移40px,從而形成了之前的效果。
想想看將黃色三角形的位置設置為left: 0
和bottom: 0
,會得到怎樣的定位效果?(下圖所示)
搞懂了絕對定位后,只需要在原代碼上稍作修改就可以將黃色三角形的頂點與藍色三角形頂點相重合,同時還應該適當縮小黃色三角形的尺寸(按相似三角形等比例縮?。?/p>
#blue: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38px;
border-width: 0 38px 3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yellow;
}
得到:
在上面的代碼中,特意刪除了之前對width: 0
和height: 0
的設置,因為子元素具有position:absolute
設置,這會使得元素尺寸在不顯式設置寬度和高度的情況下,收縮到元素內容的尺寸,由于內容設置的是content: ""
,所以子元素的尺寸默認也就是0了。故設置width: 0
和height: 0
就變得多余了。
最后一步就是利用top
將黃色三角形向下移動至合適的位置:
#blue: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px;
left: -38px;
border-width: 0 38px 3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yellow;
}
得到最終效果:
學會了帶邊框三角形的繪制,那么實現類似如下三角形箭頭自然也是不在話下了:
實現代碼:
#blue: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top: 2px;
left: -38px;
border-width: 0 38px 3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fff;
}
3. 繪制其它角度的三角形
繪制其它角度的三角形,如:
或者:
就更簡單了,其實它們都是基于之前繪制的三角形而來的。如果想繪制右直角三角,則將左border設置為0;如果想繪制左直角三角,將右border設置為0即可(其它情況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