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何炅“同居”這3年:比有錢更爽的是慢一點生活

昨天一睜眼,就看見王珞丹領養瓢哥穩坐熱搜第一。

瓢哥是誰?

《向往的生活》中,一只沒有感情的吃飯機器。

一群人邊看王珞丹的“笑話”,

邊心疼著自己。

因為連瓢哥都被帶走了,

就意味著第三季《向往的生活》馬上就要收官了。

很多人都說自從大華離開之后,節目就變了味兒,

但還是在收官來臨之際,依然滿是不舍。

畢竟這屆年輕人,北上廣深逃離不了,

只能靠別人的慢生活來治愈自己。

很多人說第三季的《向往的生活》變了,

因為有太多黃磊不熟悉的年輕嘉賓參與,

讓節目看起來不像之前兩季那么和諧了。

可它的閑適、悠然自得卻一直在。

網友只說鹿晗帶著導演去宣傳新電影,

但這部影片的導演其實是黃磊老師的學弟,

他們從1991年就相識了,

認識的年份,比我年齡都大,何來的不舒服?

常駐嘉賓換了,短期嘉賓也變了,

這屆年輕人卻還是放不下這檔節目,

恰恰就是因為它太舒服。

一直關注我推文的讀者都知道,

我其實是《向往的生活》重度中毒患者。

除了作為新媒體工作者喜歡它的話題度,

更吸引我的是它對所有人都有一種治愈的力量。

和其他綜藝不同的是,

它出奇得慢,且快樂。

越長大,快樂好像越難。

可在這節目里不一樣。

就連處理一盆螺螄,都會笑個不停。

這讓鹿晗一度懷疑自己“瘋”了。

大概是因為生活在鄉村,

沒有那么多所謂的「必須做的事情」趕著你向前走,

人看起來也放松很多。

我問一位和我一樣期期都追的朋友,

什么時候你覺得瞬間被治愈了?

她說:

“上菜的時候。”

她獨自一人去上海漂了兩年。

離開家之前,和爸媽在一起生活,

什么家務活都不需要自己做;

可是離開家之后,打掃房間都好說,

就是難得吃上一頓家常菜。

所以她說每次看到黃磊問嘉賓,或者妹妹想吃什么的時候,

都會覺得自己仿佛身處其中,瞬間被治愈。

如果在工作日的中午看,

會讓9塊9免配送費的外賣便當,都變得對味起來。

在上海這種瞬息萬變的城市,

用一個午休的時間,用綜藝配飯來體驗短暫的慢生活,

是她少有的消遣和放松。

《向往的生活》讓觀眾放不下,對嘉賓而言也很神奇。

明明一直在干活,但就是莫名其妙地感到放松。

雖然本身就是在錄制節目,工作中,

而且吃的菜要自己種,蕩的秋千要自己做……

但就是可以讓人每天安心地睡覺、起床、做飯吃。

大概是因為比起深處城市的忙碌,

這種不必在三四個行程中趕來趕去;

不必費盡心思地保持自己的光鮮亮麗,

能始終卸下“另一幅面孔”的感覺,

太讓人放松了——

彭昱暢不洗臉了,負責吃就行;

鹿晗不在乎錫紙燙和T恤是否平整了,也只負責吃;

戚薇可以早起素顏面對鏡頭,

淡定地化好讓自己心情愉快的妝容;

倪妮脫下聚光燈下的禮服,

換上平底鞋和舒適的居家服……

就連宋丹丹也在節目結束之前,

囑咐黃磊和何炅:

“如果有第三季,我等你們電話啊。”

現代人,不管男女老少,

真的都喜歡慢一點。

如果說有誰是真正過上了這種向往的慢生活,

這個人一定是李子柒。

可以算是「網紅」中的一股清流——

1714萬粉絲,

都是為了看她親自種菜做手工的視頻而來的。

就連在外網上得粉絲,也突破了500萬。

她也有網店,但卻不是賣衣服鞋子包包,

而是一些吃吃喝喝的東西。

喜歡她,不是因為粉絲都是吃貨,

而是因為李子柒拍出了中國人最真實、古樸的傳統生活。

沒有其他人vlog中大城市的嘈雜,

最關鍵的是:慢。

從視頻的前期準備到內容都很慢。

《筆墨紙硯》那一期,從2017年就開始籌備,2019年才發布,

為了一個筆頭,從白天做到了黑夜;

《蘭州牛肉拉面》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向老師傅求教。

有網友說:

“看李子柒的視頻,和《向往的生活》不一樣;

少了一份熱鬧和肚子餓,

但多了一份心靜。

每當浮躁的時候,都會再找來看一看。”

李子柒以前不是沒在大城市拼過命,

只是后來喧囂的工作環境讓她想再回到奶奶身邊,和奶奶一起過簡單的農家慢生活。

有的人找到了辦法,在鄉村過慢生活也能養活自己;

而有的人卻是選擇,錢賺夠了,再去慢生活。

李孝利就是其中之一。

從1998年出道,這姐姐的第一就拿到手軟。

在2016年結婚之后,再上采訪,

別人問她沒有收入你怎么生活呢?

李孝利只會了一句:

“拜托,我可是李孝利啊!”

錢賺夠了,遇到了自己想一起生活的人,

就結婚,和他一起去鄉村里享受。

如果不是拍《孝利家民宿》的話,

她的主要生活就是吃喝玩樂,

偶爾會在陽光明媚的下午看會書,打個盹。

不需要每天通勤,想著自己會遲到,

甚至還有一份馬上要交的報表沒有做完……

總有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然而能像李孝利這樣,

在大家都退休之前,就能賺夠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的人,

畢竟是少數。

所以偶爾逃離,也許才是最靠譜的辦法。

比如:《孝利家民宿》的客人。

有剛結束考試的學生;

有好不容易從戀愛走到婚姻的情侶;

也有很難擁有休息日的醫生們……

大家都是在結束一段忙碌之后,

才有選擇幾天慢生活的權利。

據《2018出游民宿報告》顯示,民宿訂單量比去年增5倍。

2017年中國在線民宿短租預訂交易規模突破100億元。

到2018年,民宿短租交易規模將近200億元;

預計到了2020年,民宿行業營收有望達到400億元。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而北京,是占民宿客群的最大比例,

同時也是民宿數量最多的一個城市。

現代年輕人既丟不下城市的便利,

又想讓自己短暫地返璞歸真,

所以只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小窩或者公司,就算是成功逃離。

從前鄉村的人拼了命地也要擠進大城市;

而如今大城市中的人們卻努力地向外面逃。

豆瓣上有一個話題很有趣:

小鎮待業青年的日常。

這其中有畢業后先回家蹲幾天的人;

也有結束了國外生活回家感受家鄉的人;

還有因為在城市中太拼命,

回到家里休養的人。

可不管他們是誰,

發的圖片中都透著一股閑適。

其實剛畢業的時候,有位朋友和我一起選擇了不回家,

但待了一年之后,她決定去一個小城鎮或者小村子創業——

開民宿。

臨走之前,我問她是什么讓她下定了決心,

她說看電視劇的時候,突然覺得現在辛苦,

是因為生活節奏不是自己想要的。

“以前的暑假,芒果臺的還珠格格總是循環播放,

播到了,還是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看;

現在卻因為時間被工作搶走,

所以連新的電視劇、電影,都直接選擇二倍速。

我懂她的苦惱,所以才放著北京上海不去,

選在了青島這個號稱是「適合養老的城市」創業。

如果注定逃不走,

那就想辦法讓生活慢下來。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其中我最喜歡的女二,

在當上部門主管,開著瑪莎拉蒂自由自在生活之前,

經歷過一段十分辛苦的時期:

三天不能回家;打點滴時也要帶上筆記本電腦……

因為年輕,所以熬過來了。

而在這之后,好像一切都變得更好了。

彭昱暢說自己有點迷茫,

不知道什么東西是最好的時候;

鹿晗說:

“這很好,年輕才會問這種問題。”

有句話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我不這么想。

逃避和逃離一樣,都只能是短暫的。

不同在于,逃避會讓人越來越頹廢;

而偶爾的逃離,

卻能讓你,攢夠更多力氣,重新加速跑起來。

所以,累了的話就休息一下吧,

慢下來的生活也是很好的。


文 | 春麗 來源 | 娛樂新青年(ID:iiiqua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