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來這邊一個星期了,適應期慢慢也過了。一些工作也步入了正軌,漸漸的也有些能習慣一個初創公司的節奏了(適應個鬼呀!)。想想距離上次日記也有一個星期了,那么就說說最近的一些經驗。
首先除了體驗了渠道運營,也明白了如何才能將各個渠道的轉化率發揮到最大,這篇文章就給大家細致的講一下各個渠道的特點。
具體上一周我分出了幾個問題來解釋渠道特點:
一、創業公司"冷啟動”究竟應該怎么做?
1.了解公司背景和產品的特點
首先你應該了解你的公司背景和資金能力,這么說:“冷啟動”就是在一個產品直接拋上市后,獲取第一批用戶。這里肯定要考慮到的是身處的環境,如果你是在某廠獲取這一步就相當的簡單,利用自有流量進行轉化就可以了,那如果不是呢?就比如“無秘”它的種子用戶就是利用朋友圈來獲取的。而你的公司適不適合利用朋友圈這樣的流量主來獲取用戶呢?這里就要分出你的產品是什么類型的了,如果產品是金融類的,你去旅游豆瓣小組找用戶那KPI完不成你也怨不得別人。這樣來說就應該對自己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尋找初期用戶的種子畫像,根據這一特點再去細分尋找你應該找的用戶。
2.尋找渠道
上一周經過了各種試錯之后,分享一下我的渠道尋找經驗:首先經過BOSS的一些指點,我通過公司的資源進入了一些競品的微信群。于是便加每一位用戶,和他們私聊溝通是否需要我們的產品(客服專員)。這個的轉化率我會在之后放一些數據大家可以了解到,這么說:這個轉化率完全取決于你怎么和用戶溝通。其次通過豆瓣小組、知乎、對應產品社區、QQ相關群、微信群、自有的用戶推薦、和公司資源。以上所有的渠道轉化率由高到低排列:公司資源>知乎>微信>自有用戶推薦>QQ群>產品對應社區>豆瓣小組。然而最重要的所有渠道都需要和用戶進行溝通,學會交流是提升轉化率的最快方法。(在這上面吃了不少虧,簡明扼要的是一個好的運營和差的運營同時在一個渠道進行拓展,轉化率可能也是天壤之別。)
二、各個渠道轉化率分析
上述便是今天各個渠道轉化率的一張數據分析表,今天主要做了QQ的渠道推廣,利用QQ群搜索功能加相關用戶進行,上述可以看出轉化率達到了7%,而之前做的微信等各個渠道轉化率基本維持在5%-10%之前。
三、線下活動的宣傳渠道分析
上周參與了一次線下的沙龍活動策劃和推廣,所以在這里也就說一說線下活動的推廣方式。初創公司應該清楚到一個活動的預算和時間成本,如果入不敷出那么進行這場活動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這里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從哪些渠道來提升活動的參與度:
1、朋友圈宣傳:這里我們所在的公司BOSS自發轉發報名鏈接,從而獲取了第一批參與者,這個方法可以說是轉化率最高,而且效果最好的一個。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來的都是熟人那么得到的反饋可能就比較片面了。
2、活動平臺宣傳:這里的活動平臺比較優質的有:活動行、活動樹、會會、會鴿等等,轉化率和資源最高的就是活動行,依賴這個平臺的自有流量可以獲取很多精準用戶。
3、自發性宣傳:這里包含了在各種相關群里發廣告,在貼吧豆瓣小組等用戶聚集地進行宣傳。而比較前兩種來說轉化率低。
總結:上周所有的工作重心全部在于渠道的拓展和不斷的試錯,在試錯后重新調整。渠道方面的運營也大致有了一些思路,而這周的工作重心就要放在APP上線前的準備工作,也同時會進行渠道方面,之后會在自媒體上做一些運營工作。
PS:這個城市有太多的偏執者,不墨守成規者,格格不入者,叛逆者。而也就是他們在改變著世界。(一位學長的說的,很喜歡。叫我雞湯豪haha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