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時間,永不會忘記。那是我開始文字長跑的時刻。
恰巧今天讀到一篇文字《陪跑者村上春樹》。提起村上春樹,依稀記得上學(xué)時代讀到過他的《挪威的森林》,在某種舒緩、平穩(wěn)的節(jié)奏中,上演著多角戀的故事;還有《海邊的卡夫卡》寫兩個孤獨的人,在看似不相干,又有著某種隱秘聯(lián)系的過程中,發(fā)生著種種平淡虛無的事;《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在五人組的小團體中來回穿插,簡單、干凈地將人心的傷口撕開,縫合……他的書中有許多隱喻,不過最深沉的,還是孤獨。無論是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開他的書,會游進某個隱秘的深淵,它安靜、孤獨、虛無,像是你極力想擺脫的另一面,但永遠(yuǎn)擺脫不了,因為那是你一個人時的另一面。這里,有對生活的無盡思考,還有人生苦辣酸甜的縮影,在他的文字里,我們看遍世間繁華落盡,嘗遍人生百味,更加仿佛看到了似是而非的自己。
然而,諾貝爾文學(xué)獎卻從來不青睞他的文字,但,這一切并未影響他的生活,他一生堅持跑步,寫文,從未間斷,更加沒有在意過是否得獎或者是否有很多粉絲等等。
突然明白,“寫,為了誰?”這個問題村上春樹用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回應(yīng)。
讀者意識,對于寫者而言很重要,眼里沒有讀者的人,應(yīng)該也不會寫出讓他人感動的故事,然而,我們寫文卻又真的不全是為了讀者看的舒服,更重要的應(yīng)該是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吧。一篇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文字,又如何能夠感動他人?感情,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有著類似性,而寫者應(yīng)該要用自己的心去體會,感受著故事本身的喜怒哀樂并能用真誠的筆尖記錄人生,這樣一定能贏得更多的共鳴。
或者,或者,我們本身寫,并不去計劃去算計會有多少人點贊,會有多少贊賞,甚至?xí)卸嗌偃嗽敢饣〞r間去認(rèn)真仔細(xì)的讀你的文字,這些所有并不重要,因為,寫,只是為了真誠的抒發(fā)情感,只是為了告訴自己,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還有,我們曾經(jīng)如此活過,或者說,我們曾經(jīng)如此努力過。
僅此而已,已經(jīng)足夠。
某一天,如果你恰巧讀到了我的文字,給你帶去了或鼓勵或期許或唏噓,都不要緊,重要的是,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