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大家基本上都被甲骨文的裁員新聞所刷屏,貌似大家都一夜之間沒了工作,仿佛沒了希望一樣。作為一個天天招人、裁人、還經常面臨被裁風險的人,我認為,大部分媒體在這件事上有些大驚小怪,或者說杞人憂天了。其實對于甲骨文大多數員工沒什么了不起的,他們在北京面臨著大把的機會,他們都是名校畢業,有著甲骨文的工作經驗,拿著還不錯的賠償,下一份工作應該非常好找。估計1-2個月之后,他們中的大多數在休完一個讓人羨慕的假期之后,又開始提著包去同行業其他企業工作去了。
雖然是這樣,但“裁員”的字眼還是讓大家心里不適應,大部分不適宜這個字眼的抱怨模式是,"我們把公司當家,為公司付出了青春,怎么說裁就裁了?"
1. 公司不是家,拜托別自作多情
我以前在國企干過10年,大部分國企有個普遍的現象就是,不管公司還是員工都聲稱以公司為“家”,同事都是“兄弟姐妹”。我年輕的時候曾信以為真,既然是家,就是一輩子的選擇。而在工作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大部分是人的問題,你總不能干掉你的家人吧? 于是你的不滿只能通過抱怨的形式表現出來。
直到我看了彼得蒂爾的《聯盟》,我才知道公司真的不是家,公司只不過是一只球隊,今天前鋒缺人了,你在這里踢幾年,等你狀態不好了,就直接換人了,而如果你在這里踢地好了,你可以晉升到更高水平的賽場或球隊,實現你的更多價值。
當這個概念植入我思維的時候,真的是出了一身冷汗,我到底因為一個錯誤的概念浪費了自己多少時間?10年中,總共加起來幾百個夜晚,只要一喝起酒來就開始抱怨公司、抱怨領導,如果拿這個時間來學習,現在的自己早已是另外的狀態。
2. 關于裁員: 老板不是慈善家,創造不了他要的收益你就走人
近期身邊很多很親密的戰友離開了公司,近乎是吃了半個月的送行宴,心情一度有些失落。但是我慢慢地觀察后發現,理性的職業經理人和不成熟的員工的區別就在于離開公司時心態,我特別欽佩的那些很牛的同事離開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抱怨,更多的是一些失落,沒有完成自己目標的那種。當然也有很多人走得時候對公司充滿了憤怒,拉出了和公司打官司的陣勢。這個區別歸根到底還是思維的問題,你到底是老板思維還是一個員工思維?
說句實話,在私營企業,不論是高管還是員工,花地每一分錢都是老板自己的,老板是做企業的不是做慈善的,做企業就要利潤最大化,他投在你身上的每一分錢都希望有10倍甚至100倍的利潤。當你無法達到他的預期的時候,他肯定要給你懲罰,如果時間長了還是達不到預期,那對不起,你走人,換能把這個事情做成的人繼續來做。
這就是游戲規則,不要怪你的老板,老板面臨的壓力比你大10倍,沒有老板不是急性子,而且根據我的經驗往往老板的事業做得越大,性子越急。所以當我聽到職場上那些高薪水低壓力的職場神話的時候,我根本不信,哪有個老板會給你百萬年薪讓你養尊處優?即使有也是你祖上的資源,讓他有給你這個年薪的價值。
3. 世界是相對公平的,現在的安穩換來的可能是以后的動蕩
近期有親人要畢業了,家里人勸他去老家當公務員,這個公務員是在那種非常遙遠的地方工作,連四大神僧(中通、圓通等)都去不了的地方,美其名曰,”清閑、安穩”。而這個親人是在南方上的大學,貌似父母和他自己努力了幾十年就是想讓她離開那個遙遠的小鎮,但真正要找工作的時候,安穩,清閑又成了選擇的首選項。
其實作為一個看過很多次職場刺激大戲的人而言,我認為安穩、清閑往往會毀了一個年輕人的前途。很簡單嘛,現在世界變化非常快,今天看來很吃香得行業,明天可能就是個夕陽行業。回顧咱們的經濟發展,多少次的經歷都不斷地證明了這一點,還記得前些日子讀過一個帖子《工作10年,年薪百萬,被裁只用了10分鐘》提到一些人花錢買到了收費站收銀的崗位,然后在收費站一干就是十多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會,有一天收費站要關了,他們忽然發現到社會上之后幾乎做不了什么。于是就開始鬧事,撒潑打滾,表達著對公司的不滿和對自己荒廢青春的無奈。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現在我們身邊的很多崗位正在減少,最簡單的一個,銀行的柜臺員工,隨著人工智能和移動支付的普及,我們已經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銀行,人工崗位在迅速減少。對于坐了半輩子柜臺的老員工,他們可能之前確實非常穩定,但是科技的進步讓他們壓力越來越大。
不要崇拜安穩和清閑了,因為這說明你的職位可有可無,特別容易被替代,長遠地看或者說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你憑什么還清閑、安穩的起來?
4. 什么樣的工作模式是更加安全的?
經過思考和身邊的朋友們的經歷,我認為,針對不同的環境兩種模式可以為你在職場更游刃有余,分別是
4.1 職業球員模式
按照剛才的概念,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球員,你現在的公司其實就是你效力的一只球隊,而你的老板是你的教練。
那么對于球員而言什么最重要?
1.自身的實力提升,
2.球隊的成績,
3.保持好自己和教練的關系。?
且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
1.作為一個球員你需要管理好你的身體和你的精力,同事不斷地去掌握并熟悉運用新的技能,只有你的能力變強你在隊中的作用才會展現出來,
2.只有你做出了業績,團隊做出了業績,團隊才能晉級,如果失敗,就立馬總結、復盤、改進,這樣你和團隊才能一起提高
3.當然不要以為自己比教練牛逼,天天和教練對著干,世上這種球員往往都死得很慘,真正牛逼的球員都是能自身強大同時能處理的好和教練的關系,為教練鋪路的人。
慢慢地你可以鍛煉你的領導力,爭取能夠作為隊長帶領整個球隊的進步,不要去抱怨,你要是有能力改變球隊你就站出來改變,如果不能改變請轉會到另一支你喜歡的球隊,對于你現在的球隊心存感激,如果還不知道怎么做,請參考C羅的成長史,史上最強大的球員都是這么成長的。
4.2 找到你的興趣發展副業
當然很多的小伙伴面臨的環境已經不允許他的職業球員模式的升級打怪,那其實還有另外的模式可以給自己提供另一份保險,就是發展副業。因為那些清閑安穩的工作,會給你大量的空余時間。那這個空余時間你刷抖音,逛網店也就過去了,那還不如發展個自己的副業。我知道最牛逼的一個發展副業的人就是我們前集團的一位同事,沒見過,但是確實太有名。 因為他的工作真的很清閑,所以有大量的時間,當別人抽煙喝酒打撲克的時候,他躲在屋里開腦洞,寫科幻小說。一開始他的文章,是在各個科幻雜志刊物上刊登發表,后面他就越來越有自信,水平越來越高,直至堅持十多年后,寫出了中國最牛的科幻小說《三體》,而他就是劉慈欣。而現在他的副業已經完全地成為了他的主業,并且讓他成為了超級大IP。
其實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大家可以展示才能的機會比大劉當年要強得多。?甚至可以做到,你干什么都可能火,然后有相應的商業模式,就比如我媳婦竟然天天打開bilibili看農村的日常,很多年輕人將農村的生活用視頻記錄下來,甚至日常的做菜,串門這些的視頻都大受追捧。隨后在ip賬號上賣賣農副產品,做做廣告,收入就比只干農活來的多。
5. 總結一下
什么是職場上應有的心態?我感覺應該是每年做好被裁的心態,就像每年球員都會考慮自己轉會的心態一樣,被裁了,是自己的問題,而如果你足夠牛,你可以讓老板升你當隊長,或者轉會去另一個給你價值匹配價格的球隊去效力,千萬別抱怨,因為這只會消磨你的意志。然而,當你處于另一個安穩賽道的時候,一定給自己找一個能夠帶來收入的興趣來源,可以用現在的薪水養著自己的愛好,后面萬一出現變故,你的副業可以讓你繼續過一個還算體面的生活,?但更多情況下,是你那個愛好、副業干地足夠好了,直接就把你送到另一個職業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