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那簇竹樹2017/5/8星期一晴
就在從宿舍走向教學樓的一個角落處,生長著一簇竹子,由于竹子的種類很多,所以我也不大認識,也許是該叫做“苦竹”吧!
那竹子雖則就在路邊,但是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看見,一來大家都很忙,無暇顧及那綠色;二來是那竹子生長很高,又扎根在雜草叢中,不駐足了仰頭仔細來看多半是發現不了的。,
我之所以發現它還是由于一次偶然的額機會,那天吃了酒席,酒席上有很多肉類,不注意就多吃了點,沒成想年紀已大,牙的縫隙也就很大,進入胃里的不多,擠在牙縫中的卻不少,由于趕著上課也就沒來得及收拾,如今已經走到教學樓底,突然覺得牙縫中極不舒服,這才想到要清理一下。四下里一望也沒有什么可以當牙簽的,突然抬頭偶然發現了那簇竹子,正在微風里上下搖曳,仿佛正在向我炫耀它的能力。于是我便徑直地走了去,從樹枝上摘下一支恰當的來,還連帶著幾篇竹葉,那東西不僅衛生,而且有一種天然的藥香。當我里里外外將牙縫里的污垢打掃干凈以后,也就從一樓到了四樓,由于鐘情于它那神奇的綠色,我也就沒有馬上扔掉,而是順手放在了辦公桌上,淡淡的清香便一直將我的神經陶醉……
打哪以后,當我有意無意經過它的時候,都要仰起頭來欣賞一會兒它那嫩綠而又修長的身姿,它就在那角落處,被高大的樓房隱藏在翼下,一年四季見不到陽光,但是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偉岸和發育,它只是用生命的綠色在進行著自己復雜的作用(比方說光合作用),并用它通過辛苦作用而輸出的養料大方地滋潤著這一方凈土,于是校園里空氣清新了,孩子們的心情舒暢了,個子也長大了,頭腦變豐富了,最后帶著充滿的肌體離開了……
據有人說,那竹子原先不是在哪個地方的,是在特別耀眼的校門口左側,由于地震校舍被判為危房并打算重建時才被移到這兒來的,記得為此大家還有過一場爭論:有人說經過移動后的它遲早也不會很好地活著,還不如及早當柴燒了算了,也落得個干凈。可是有一個人卻堅持要將它留下,說那是安化中學的見證,也是代表著學校的文脈的,是輕易拋棄不得的,這才將它勉強留下,并從奢華之地下嫁到這不起眼的角落處,草草掩埋了根系然后等它自生自滅了事。從此也就無人問津,無人管理,寒來暑往,轉眼就是八年。這八年間,我也是很少看到它,只是覺得它早已經死了,因為它曾經很是干枯了一段時間,所以給大多數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它已經死了,從此也就沒有任何人再提起……
然而我卻由于一個偶然的故事而再一次發現了它的偉大,記得剛栽下去的時候它沒有這么繁盛,那些專門負責移植的師傅雖然陪盡了小心,可是還是難免讓它大傷了元氣。沒想到好多年過去它卻竟然頑強地活了下來,還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竹子竹孫,那些竹子竹孫們個個神采飛揚,精神抖擻,看不出一點兒發育不良的樣子。由于那翠色實是美極,所以也就招惹了幾只好事的小鳥,它們在竹枝上頭要么炫耀歌喉,要么耍盡風騷。竹樹底下也不是太寂寞,有好多姑娘小伙在這里要么練習唱歌,要么讀書寫生,我都無法猜想到底是竹子的美貌吸引了動物,還是動物的多情催綠了竹樹,反正一切都是那么和諧,愜意,舒適。竹樹的非凡表現也感動了校領導,校領導已經將此竹樹列入了重點保護對象,不僅叮囑學生和園藝工作者要經常保養修剪而外,還在周圍圍了護欄,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于是我由此而想到了人生。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那簇竹樹也曾經在最顯赫的位置名噪過一時,可是天還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場大震卻永遠擊碎了它的美夢,于是它被遺棄在角落自生自滅,誰料想它并沒有背起被拋棄的包袱而自暴自棄,自怨自艾,相反它卻擎起了命運的大旗跟饑渴和冷落搏擊,如今好多年過去,它并沒有成為爐灶中的瞬間,而是成了校園永恒的美麗,不僅被萬人敬仰而外,還被拉入永恒的話題而成為了不朽的亮麗,這是怎樣的一種轉變呢?于是我也想起了我們的學生,他們方當青春年少之時卻埋頭讀書,身無好衣,口無好食,可謂是煎熬重重,困苦受盡,然而當高考勝利的鐘聲敲響之時卻是他們功成名就之時,此時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村村戶戶都在指點,可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成名天下知”。試想如果這些孩子不珍惜歲月,只知道上網睡覺游戲玩樂,那等待他們的又會是什么呢?也許只是爐灶里瞬間的光明!
如今我的眼前就有好多依然在點燈苦讀的學子,讀書的身影在樓上,竹子的倩影在樓下,他們彼此激勵,彼此襯托,攜手將這美麗的春天推向深處,樓下的已經不只是竹子,而是頑強精神的化身,樓上的也不只是孩子,而是祖國明天美好的未來……
啊,那簇竹樹,雖然長在角落,其實已經成長在我的心里,就在我眼前不遠的高處,婀娜揮手,領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