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i,是我圈子里的一個“女超人”,每天像充了十節電池一樣精力滿滿。
當年從某985重點大學畢業后,她就創業從事進出口食品生意,專做中高端供應鏈,生意做的風風火火,在當地名聲很響。同時,她還幫著處理家族企業,是丈夫的得力幫手。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以為此等事業型女強人,家庭應該顧不上了吧?事實是,她剛結婚沒多久,就懷上了大兒子,過了兩年,又生了小女兒。
Niki和老公的家族里“雄性基因”強大,好不容易有個小公主,我想肯定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就好像貝克漢姆的小七似的。
事實卻大跌眼鏡。
Niki告訴我,雖然女兒是家里最小的,但并不代表事事都得讓著她?!坝袝r候她會無理取鬧,打哥哥,哥哥不反駁任她打,可能覺得她是小妹妹。”
“可是我會告訴哥哥,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是妹妹錯了,你應該反駁過去。”
“Niki,你太認真了吧,她是小妹妹,哥哥不是應該讓著妹妹嗎?”
“妹妹又怎么樣?如果每次兄妹倆吵架,我都是說哥哥讓妹妹,哥哥難道心里不會覺得不平等嗎?他會不會覺得,憑什么我做錯事就該被批評,妹妹做錯事就要被原諒?那兄妹兩個怎么分辨是非?即使是女孩,今后也要走上社會的,社會上還會有那么多人讓著她嗎?”
聽了Niki的話,那天晚上如夢初醒,想了很多。
請把她當成獨立的“人”來對待,不帶性別標簽
傳統的觀念中,往往有“長兄為父”“長姐如母”這種權威壓制,除了父母之外,長子可以暫任同代人中的“大家長”管弟弟妹妹,“你該聽你哥/你姐的,畢竟他比你大啊”;反過來,這些“大家長”還要被“哥哥、姐姐就該讓著弟弟妹妹”的理念道德綁架。
這樣容易導致的結果就是,如果“大家長”權利過大,下面的弟弟妹妹就會過度乖巧、言聽計從,在學生時代就是那個坐在教室角落,梳著教導主任張貼的標準發型圖的乖學生,性格平平、成績平平,回憶起來一點都沒記憶點的“哦,很乖蠻愛讀書,但是我記不清他具體長什么樣”的老同學。
或者是兄姐長期壓制自己的欲望,弟妹從小被寵溺長大嚴重以自我為中心,等他們成長有了獨立的思想,就會容易陷入“我為什么要讓別人”“、“為什么別人不讓我一下”的扭曲心態。一個習慣性地無條件付出,一個過于享受自我,對今后的擇偶、就業、經營家庭都會不經意產生不良影響。
但在Niki眼里,兒子和女兒都是一樣的個體。她把他們當做獨立的“人“來平等對待,不以性別標簽、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來對待。
平時家里的一切活動,兩個小孩都是共同參與,并沒有區別對待。
家里只要有一起出游,即使是女兒很小的時候她都會堅持抱著和兒子一起出去玩;每天晚上親子閱讀時,兩個孩子都是一起參與;不會特意區分性別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帶著他們一起去參與感受,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確定其中一兩種長期堅持下去;即使再忙,每天晚上她和老公都會抽出一點時間,和兩個孩子聊天,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同樣的愛。
她的女兒,在這種不以某種標簽平等對待的環境下長大,雖然只有5歲,但十分開朗可愛,見到生人從不怯場,小小年紀卻很有自己的主見。
看看我身邊以類似經歷成長起來的女孩兒,除了大方自信以外,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能確定目標為之堅持努力下去。因為從小不被特別用“女性化”的教養方式對待,使她們與異性交流的時候能夠自如地侃侃而談,學習、工作上也能大膽與異性競爭,更認同以實力說話而不是性別差異對待,感情上更倡導相愛但又彼此獨立,避免成為“巨嬰”過度依賴愛人和父母。
給予愛和自由,身體力行讓其了解社會運行的規則
盧梭在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中說到,一個人的心是只服從他自己的;你想束縛它,結果卻釋放了它;如果讓它自由自在的話,你反而把它束縛得緊緊的了。
小文是我的遠方表妹,生長于某準二線城市。作為獨生女,她自然從小就得到了所有家庭成員滿滿的愛。從她開始有獨立意識起,除了在關鍵時刻父母會拉她一把,很多事情她常常自己做主。但自由不等于放縱,人活于世,不僅是自然人,也是社會人,只有了解社會運行的準則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就拿彈琴這件事來說,源于天生對音樂的喜愛,使她從小學習鋼琴。要知道,大部分琴童在剛開始的新鮮期過后,就會馬上陷入枯燥練習的厭倦期。
畢竟是天性,小文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在后來長達7、8年的琴童生涯中,她不僅堅持每天練習并順利拿到了十級證書,還多次去外地參賽獲獎。并且在小學階段還加入了當地專業的童聲合唱團,每周一直堅持練習、比賽、演出,直到上了初中才退出。
我去請教舅媽,小文這妮子做事怎么這么有毅力?要知道,她私底下也是個性格無比跳脫的二次元少女??!
舅媽言傳身教后,無非有這三點:
1.多種方式繼續保持她的興趣。一個人只有真正熱愛這件事情,才有內在驅動力。學鋼琴是她自己的內在感性抉擇,但是音樂素養和練習又是枯燥的機械重復。她會通過和表妹共同看《音樂之聲》、《放牛班的春天》等這些音樂類的影視作品,去現場欣賞名家的表演來熏陶、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榜樣示范,了解堅持與努力產生質變的過程。舅媽是某公司部門的主管,她在做項目時會有意讓孩子參與進來,讓她了解一個項目從前期準備到成功運行,是要經歷多么漫長又坎坷的過程。其中女兒看到媽媽為此付出的長久努力,和最后得到的結果,了解事情成功運行的流程,自然對練琴這一事情沒那么抵觸。
3.引導但不主導,自己拿主意擔責任。在表妹五六年級的時候,曾經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成績下滑,那時又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家里很多親戚都勸說舅媽別讓表妹合唱、彈琴了,舅媽有問過表妹,但表妹堅持還要學,舅媽也就不強求。“讓她自己選擇,自己承擔責任?!焙髞肀砻米约阂庾R到嚴重性,畢業考后主動提出退團,并全力投入到復習中,如愿考上某重點中學。
愛與自由是成長土壤里最肥沃的養料,只有在沃土里種子才能健康成長。但無限制的養分會讓其野蠻生長甚至死去,唯有在合理區間里適當投入,靜待花開。
引導其學會自下而上地尊重包容,不太過嬌氣
前幾年曾認識一位女孩,年輕貌美,整天最大的愛好就是追劇刷淘寶,熱衷于研究服飾彩妝吃吃吃,終極夢想就是嫁個高富帥順利走上人生巔峰。雖然志向不同但人也算直爽可愛,偶爾處處也無妨。她的感情和工作總是不大順利,常常聽到她的抱怨。
“維尼,他告訴我他目前不想談戀愛。說最近在創業覺得很累,人生無望,可是我還是好喜歡他呀,怎么辦?”
“哎,這正是他最脆弱的時候,你正好趁虛而入安慰他,做他的貼心小棉襖啊。”
“???可是我不懂怎么安慰他???一直都是別人哄我,我可沒哄過別人?!?/p>
“……”
“維尼,我們那個變態公司又要叫我們加班,我才不做呢。下班時間就是我的私人時間,反正做多做少錢都一樣?!?/p>
“跟你同期進來的coco有加班嗎?”
“有啊,她最積極了,我是沒這種力氣。她那么有野心,我才不在乎呢。”
那前段時間吐槽coco迅速升職滿臉不服氣的又是誰,我只好苦笑。
去外面玩,只要服務人員稍微怠慢點,這姑娘就瞬間黑臉,大聲斥責,理所應當地說,這明明就是他的不對。
姑娘啊,你對身邊的人事都不抱著寬容之心,又怎能怪幸運之神從不垂青于你?
古人常言,女子本為水,女子又多嬌。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嬌媚作為性格的一面很有女性魅力,但如果把“嬌”和“作”全部用到生活中,周圍的人估計要苦不堪言。我又想起Niki對女兒說的那句話,“社會上還會有那么多人讓著她嗎?”
民間喊了多年的“富養女”口號,誕生了很多獨立自信的女性,但也滋生了崇拜物質,大腦空洞內心自私的“拜金女”。隨著這幾年教育風向往“德智體美”轉變,“德”應該引起首位的重視。
一個姑娘的性情、品格、三觀如果不偏頗,能夠尊重包容身邊人,我想這樣的人日子也不會過得太差。她能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也能尊重理解不同階層人的生活方式,擁有多元的價值觀,自然不會以己度人地嬌氣待人。
最后,以維尼大愛的娜塔莉波特曼女神結尾,來個彩蛋!愿女孩兒們都能活出自己不遺憾的精彩人生,而不是世人眼中女人該過的人生。
娜塔莉波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