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好多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有答案沒法表達,再或者說,有答案不便說。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形形色色的理由。
每一個問題,都是好問題;每一個答案,可不都是好答案,至于真實且最起碼令人舒服的答案,不常有。這頗有點像“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好問題常有,好答案卻不常有。
今天,遇到這么一個問題,我該如何答?
中午時分,和孩子一起看新聞頻道的《新聞30分》。也許你會問,為什么看?挺好答的問題,答案是,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滿意嗎?管你滿意與否,要不,你也跟著看看。
這一看不要緊,真看出問題來了!30分鐘,一條一條,國內的,國外的,好事,壞事,蹊蹺事,就這么著濃縮在30分鐘里,讓你看盡天下事,閱盡天下人。
等等,你說的問題呢?
且慢且慢,來了!
孩子問:“爸,為什么國外的新聞老是有不好的事情?”
我故作疑惑狀,說:“有嗎?”
孩子繼續說:“你看,巴西有很多人在越獄,韓國的那個總統被逮住,還有那個非洲的小孩連飯都吃不飽,身上衣服破破爛爛。”一臉懵懂。
我剛要插話。孩子急切地問:為什么國外的新聞老是不好呢?“
答什么?怎么答?你有答案嗎?
自己心里好像有,卻說不出口,怎么給10歲的孩子講述眼中和耳中的這一切。
這一切是真的嗎?
你可以說是”真的“。因為它就是實實在在已經發生了,有圖像,有聲音,無可辯駁。
你也可以說是”假的“。因為它片面,甚至說片面中的”一點點“,卻被新聞截取成為”整體“,卻被觀眾理解為”外國永遠水深火熱“。
真相,不好回答。
我們能看到真相嗎?不能。因為你永遠會帶著理解來看待客觀事實,”盲人摸象“起碼還能看到象的一部分,再摸摸,便能見到整只大象。
”真相“不行,即使你拿來”野史“,再配上”正史“,也就”窺一斑“卻不知”全貌“。說著說著,成了”虛無主義“。
所以,我該如何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