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讀內容
新概念
【30秒電梯法則】麥肯錫要求公司員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結果表達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題、直奔結果。麥肯錫認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最多記得住一二三,記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歸納在3條以內。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傳甚廣的“30秒鐘電梯理論”或稱“電梯演講”。
【巴巴拉金字塔原理】結論先行。
金字塔原理示意圖,特點有三:
其一,金字塔原理為以結論(結論)為導向之推論過程,而推論過程之議題論述類似金字塔形狀;
其二,金字塔原理大量運用歸納法(感性)與演繹法(演繹),以加速推論過程;
其三,金字塔原理解構過程即是梅切原則運用。
由上可見,金字塔原理其實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之論述過程”,或是“以結論為導向之邏輯推理程序”,其中,愈往金字塔上層之論述價值越高。此外,根據歸納法與梅切原則所論,支持結論之每一推論之子推論間均保持“相互排斥的,集體窮盡”,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且構成每一子推論之孫推論間也滿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延伸閱讀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永澄金句
分析閱讀時注意不要深陷于細節而忽視了重點,不要因為細節丟掉整體。
沒有行動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認知。
學會表達感受,一個人要想學習到,首先要有感受。
所有以身俱來的能力本質上都是為了活下去。
在做之前好好思考WHY,做的時候不要懷疑,做完再判斷。
刻意練習,就是慢下來。
但凡求快都是土弄,高手都做刻意練習。
你設定的標準決定了你的人生。
實踐感悟
無法慢下來的惡性循環(老大一氣呵成,已經寫入長時工作記憶)
之所以學習慢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從來沒有慢過
沒有慢下來過的原因就是沒有經過刻意練習
沒有刻意練習就沒有打通時候的心理表征
沒有打通時候的心理表征就無法遷移到其他領域
沒有遷移到其他領域的經驗就覺得學習需要很長時間
覺得學習需要很長時間,就會有時間恐慌癥
有時間恐慌癥,所以就會求快
老大的這句機關槍語錄,完全不過大腦,直接調用系統一,因為已經被反復讀取調用,寫入了他的長時記憶組塊。說者有意,聽者驚恐。無法慢下來的惡性循環就是我的真實寫照。昨天在老大的公眾號留言正好驗證了自己的時間恐慌癥,因為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欠缺,所以去囤了很多課,大部分課都是速成課,只獲得了啟發并沒有真正獲得體驗,一味地求快反而越學越慢。
今天是共讀第13次,每次共讀都很燒腦,提到的概念,知識點需要一個個體驗,真想讓時間再慢一點再慢一點。
老大不斷在進行刻意訓練的高標準,剩下的就是自己慢慢來。
#觀察永澄50天-03天#
2017年初,發現自己的能力在很多方面有欠缺,想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屬于認知躍遷嗎?然后今年報了好幾個學習班,線上線下加了很多群,每天都有聽不完的課,看上去很努力,一直在學習,沒有經過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只是不斷地讓自己看上去勤奮,這是不是屬于低水平勤奮?
作者回復:囤課,自然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