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500px
一、為什么要記筆記
筆記是什么?又有什么可學的?不就是一張紙隨便寫點東西嘛?
確實對許多人來說,筆記好壞也許只是字跡的區別,之外,無非就是一些符號而已。
但仔細想想你是否也曾遭遇以下尷尬:
1、課堂匆匆記了筆記,忘了整理,隔天就不見了
2、會議記錄零零散散,下次開會時才發現遺漏了工作
3、買了很多筆記本,每本都是只寫了幾頁
終日匆忙,沒有規劃,到頭來都是手忙腳亂。但是如果做好筆記的話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好的筆記不僅能夠幫你延伸思考,還能迅速提高效率,也能進一步鍛煉你的大腦。
二、高效筆記煉成術
判斷筆記好壞只需兩點:判讀和簡化,判讀就是看到筆記能夠迅速理解閱讀,這樣就要求記筆記時要盡可能用準確、清晰的語言,簡化也是一樣,過度冗長的語句也顯得累贅,而且沒有必要。
其實只需要九招,就能夠讓你的筆記井然有序。
1、 使用活頁筆記本
活頁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調換內頁順序了,而且也方便之后整理和分類。
2、明確表頭標記
每一頁筆記都應該有一個標題,這也是筆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采用日本筆記達人和田茂夫的“X mark”標記法,在表頭畫一個“X”,再依次寫上“主題”和“相關信息”(資料來源、關鍵詞、時間等)。當然其實我們也可以用Markdown語法,其實在手寫筆記用也相當不錯。
3、康奈爾筆記法
又稱5R筆記法:記錄(Record)、簡化(Reduce)、背誦(Recite)、思考(Reflect)、復習(Review)。但其實只把版面分成了三塊:
右上就是記錄區域,按照自己習慣記錄就行。左上是簡化區域,在記完筆記后迅速地把一些點提煉出來,寫在左邊。下面就是總結區域,一兩句話總結筆記內容,幫助消化和思考。
4、預留空白
做筆記時經常用到很多引導線,如果沒有意識控制,內容一多就到處都是線了。所以預留空白就顯得很重要了,方便我們控制引導線,隨時補充內容,還可以寫下心得和自己的思考。
5、抓住關鍵詞
筆記忌諱記錄逐字稿,一定要簡,但簡不能陋。比如涉及到時間時候可以用字母T代替,人的時候畫一個符號或者用P代替都行,這個和個人習慣有關,自己能認得出就行。
6、活用線條、圖解
線條和圖解也是簡化筆記的好方法。最常用的線條有:——,←,→,⊙ ,○, ●, △等。通過一些簡單的流程圖就能夠說明復雜的邏輯關系,當然這些只要能夠明確示意就可以了,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在美觀上。
7、依次記錄
記錄筆記應該按照主題從上到下記錄,用康奈爾筆記法時就是從右側依次往下記錄。因為這樣非常方便之后整理的時候分清誰在前、誰在后,也能夠迅速找出信息的順序性關聯。
8、修改不涂改
記筆記總會出錯,也很正常。但是出錯以后不要涂改、擦掉,只需要用刪除線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保留原來的信息,也節約修改的時間。
9、搭配軟件
這次說的是紙質筆記的技巧,因為開會或者在路上時不方便用手機記錄,但是搭配一些軟件使用也能方便很多。
比如evernote,用全能掃描王拍下自己的筆記以后同步,可以方便在自己的手機上查看。
三、那些筆記還能做的事
筆記如果僅僅只是用來做課堂、會議記錄難免單調了些,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玩法。
1、備忘清單
可以單獨在你的筆記中建立一個分組,貼上標簽。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
也可以注意列明DDL,“今天內完成”、“明天內完成”、“一個月內完成”等。最好是用表格把每一項任務記錄好,完成一個用紅色刪除線標出。
2、創意筆記本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創意,但創意不是說有就有,難以強求。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固定的模式去發散,但不可否認靈感往往就是一瞬之間,稍縱即逝。所以我們需要隨時記錄。
創意管理有三要素:
- 隨時觀察、隨手記錄身邊有趣事物
- 用手繪梳理思維、激發靈感
- 保留原始圖片、方便日后回顧
3、思維導圖
筆記本就是一張白紙,想做什么都取決你,思維導圖當然也是一種了。如果平時你是用電腦軟件來做思維導圖,不妨試試手繪,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寫了那么多,開始做才是最重要的,有意識的促使自己去書寫,然后你就會停不下來了,不斷思考和總結,然后不斷進步。
部分內容總結來自電子書《其實你不會記筆記》,微信讀書就有。
相關閱讀:
4招輕松變成創意小達人!
希望有幫助_
順頌時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