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草書唐人詩九首》

王鐸《草書唐人詩九首》654×34.5 cm 綾本 首都博物館藏

  1. 岑 參 《寄杜拾遺詩》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薇。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1. 王 維 《送劉司直往安西詩》

絕域陽關道,胡煙(沙)與塞塵。 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

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今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1. 王 維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秋日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1. 杜 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十九》

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候火云峰峻,懸軍幕井乾(干)。

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1. 杜 甫 《禹廟》

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生虛璧,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1. 杜 甫 《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1. 杜 甫 《洞房》

洞房環佩冷,玉殿起秋風。秦地應新月,龍池滿舊宮。系舟今夜

遠,青漏往時同。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

  1. 杜 甫 《驪山》

驪山絕望幸,

花萼罷登臨。地下無朝燭,人間有賜金。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萬

歲蓬萊日,常懸舊羽林。

  1. 王 維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

山到海隅。白云迴望合,青藹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

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王鐸

有客曰,此懷素家法也,則勿許觀,同張觀。


作者簡介

王鐸自畫像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皋長、癡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臺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巖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稱“王孟津”,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 明天啟二年(1622),三十歲的王鐸舉進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鐸為東閣大學士、次輔(副丞相)之職。次年入清,授禮部尚書。順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謚曰“文安”。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王鐸的書法筆力雄健,長于布白,楷、行、隸、草,無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等各家,學米芾有亂真之譽,展現出其堅實的“學古”功底,學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評其“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之蒼老勁健,全以力勝”。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其“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范鐘王,亦能自出胸臆”。其傳世作品主要有《擬山園帖》和《瑯華館帖》等,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

在我國書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嚴謹秀逸之風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他是書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時代的王鐸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懷,在他的《擬山園選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驚世駭俗的審美觀。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邁雄奇的行草書。 他的行草書,恣肆狂野,揮灑自如,用筆沉著痛快,縱橫跌宕,自然出奇,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極富感染力。馬宗霍稱“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如不盡,非力有余者未易語此。”林散之稱其草書為“自唐懷素后第一人。”并不為過。有人以他的線條與明代另兩位草書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則他的遒勁既有異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別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則更不在話下。此外,他在結構處理上的構成意識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間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觀念,具有強有力的理性處置效果——在如此狂放變幻的草書中錘煉出如此冷靜、有條不紊的效果,實在是出人意外同時又使人對他的能力敬佩不已。如果說從張芝、張旭、懷素、黃山谷直到徐渭,草書的發展是以用筆的豐富頓挫為準矩,而在結構處理上則一放再放,抒泄無遺的話,那么王鐸則成功地阻遏住這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靜的理性把這匹脫韁的野馬籠住,縱橫取勢,變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他在筆墨上的創新也是具有開拓性的,他的線條遒勁蒼老,含蓄多變,于不經意的飛騰跳擲中表現出特殊個性,時而以濃、淡甚至宿墨,大膽制造線條與塊面的強烈對比,形成一種強烈的節奏,不能不說他這有意無意之中的創舉是對書法形式夸張對比的一大功績。在他以前,還沒有人能象他那樣主動地追求“漲墨”效果。

王鐸的書法對中國書法后來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也波及到海外書壇,特別給東瀛書法影響頗深。

王鐸亦擅畫,山水宗荊(浩)、關(仝),丘壑偉俊,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嘗與人云“畫寂寂無余清,如倪云林一派,雖有淡致,不免枯乾贏,病夫奄奄氣息,即謂之輕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創,然后生以氣暈,乃為勝,可奈造化。”

參考資料

    1. 百度百科。王鐸: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9%93%8E/7860?fr=aladdin
  • 1. 《明季南略》: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

  • 2. 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書法評傳 .北京大學官網.2018-01-16[引用日期2020-12-16]

  • 3. 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書法評傳 .北京大學官網.2018-01-16[引用日期2018-01-17]

  • 4. 淺析王鐸的書法藝術及作品市場走向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6-27]

  • 5. 張升.王鐸年譜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

  • 6. 王鐸生平與藝術歷程 .中國孟津網[引用日期2016-07-02]

  • 7.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范鐘、王,亦能自出胸臆。

  • 8. 梁評: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

  • 9.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榮寶齋出版社,2005年

  • 10. 何紹基跋其《蘭竹草石卷》云:孟津字多如落葉,而畫乃少如晨星,以非精能之至,故不多作也。

  • 11. 《清代七百名人傳》:畫山水荊仝,邱壑偉峻,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蔚,意趣自別。

  • 12. 《清史列傳》:莊烈帝切責敷衍支吾,不能發揮精義。鐸惶懼,俯伏案前待罪。

  • 13. 《清史稿》:明天啟二年進士,以書畫名于世,有《擬山園帖》《瑯華館帖》傳世。

  • 14. 一民 王鐸 .王鐸:五百年來無此君:《讀者欣賞》 雜志社 ,2012年07月

  • 15. 王鐸書法的藝術特色 .光明日報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16. 王鐸故居 .洛陽網[引用日期2016-06-27]

  • 17. 洛陽王鐸書畫院成立10周年座談會舉行 .洛陽網[引用日期2016-06-3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60漢河間獻王⑴君子館⑵專⑶歌為仙露⑷同年⑸賦 注:這是一首七言歌行體。《?齋詩集》[https://sou-y...
    d00ff3d99701閱讀 677評論 0 0
  • 夜鶯2517閱讀 127,760評論 1 9
  • 版本:ios 1.2.1 亮點: 1.app角標可以實時更新天氣溫度或選擇空氣質量,建議處女座就不要選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閱讀 6,959評論 1 6
  • 我是一名過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這三年里我沒有戀愛,看著同齡的小伙伴們一對兒一對兒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說呢,高...
    小娘紙閱讀 3,416評論 4 7
  • 這些日子就像是一天一天在倒計時 一想到他走了 心里就是說不出的滋味 從幾個月前認識他開始 就意識到終究會發生的 只...
    栗子a閱讀 1,645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