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實踐活動
? ? 盼啊盼,小盆友們終于盼到了周五的實踐活動。
? ? 不過今天有點小改變。新加入的兩個小伙伴,寫話對于整個家庭(有點夸張,但絕不是危言聳聽)都是怕,怕,怕的事。所以根據作業內容調整了一下,主題——認識圣誕節。當然從圣誕節延伸出了很多節日,以后慢慢給他們細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其中一個“調皮鬼”一打開寫話本就直說,我不會,我不會,可是在一段拋磚引玉的“攻勢”之下也順利完成了寫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其實,很多時候,真的不是孩子不會,而是作為父母,我們沒有尋到方法去和孩子鏈接。很多時候面對孩子作業中的一只只“攔路虎”我們無非以下幾種態度:
1.一頓抱怨,責罵“肯定是上課又不專心聽講了,怎么XX會做,就你不會”
2.對于孩子的作業,冷漠,無視,反正那是你的作業,反正我也在忙,懶得管你,沒時間管你。
3.來來來,坐下來,媽媽跟你講講。哎呀,怎么回事,媽媽已經很“耐心”的講了八遍,十遍了,你怎么還不明白呢?怎么那么笨呢?
難道不能有第四種可能嗎?我們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分析不會的原因,再來對癥下藥。而不是要么迫于交作業的壓力,草草了事。或者干脆不管不用,一副“你的作業你做主”的架勢。
? ? 折過來想想,我們自己的方法和做法就是正確的嗎?其實現如今所謂學習差的孩子,并不是卡在智力的層面,最主要還是缺乏一個引導者。
? ? 文章并不能以偏概全,僅針對困在漫漫育兒長路上的家長,身邊確實有很多優秀的父母,為你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