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安撫女兒睡下。即使在睡夢中,她翻身時都會下意識的把受傷的腳抬起來,但即使這樣,鎖起的眉頭依然顯示著她感受到的疼痛。
26寸的車輪有四分之三的輻條上都有已經干結的皮膚組織時,我不禁扇了自己兩耳光——那是女兒左腳卷到后輪與車架之間的空隙中絞傷留下的痕跡,醫生在診斷書上寫著“左腳踝外側車輪絞傷”。
護士給傷口清理是,女兒一聲聲痛苦的嚎哭有如一支支利劍在割我的心,我自責的說,都是爸爸壞蛋,都是爸爸不好……女兒一邊哭,一邊抱著我汗水直流的脖子斷斷續續的說“爸爸不是壞蛋,單車是壞蛋”……
清理好傷口,護士撇了我一眼,說“暑假以來已經有好幾個孩子這樣受傷了”,那語氣中分明帶著責備!
山地車是不好載人的,我依然給裝了載人后座;本來是可以裝防護網的,我卻想都沒想;那一段路以前每次我都是把著剎車慢慢的騎的,可那次我偏偏沒有把著剎車……
如果我不裝后座,如果我裝上防護網,如果我把著剎車騎的更慢點,女兒就不會受傷,或者會輕很多。
所有的如果,最終其實就是我下意識里的僥幸心理——認為孩子也這么大了,會把腳張開,車架也有不少支撐處可以踩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腳卷進去,等等。所有這些假設都是一種自認為不會發生的假設,也就是一種僥幸心理。
其實所有的僥幸心理,都只是一種借口、推脫,那其實不是僥幸心理,那只是自己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所有的僥幸,最終都只是證實自己缺乏責任心!
作為一個因自己缺乏責任心而造成孩子痛苦的父親,我痛苦的警告:為了你愛的人,請最嚴格的審視自己的責任心,收起所有的僥幸,我們一時的僥幸,都是別人痛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