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一大早,兒子一邊背誦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邊洗刷、換校服。今天是他們班級“創城”值勤的日子,兒子作為報名參加的一員,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喂,你到哪兒了?哦,我馬上下樓,校門口見啊……”接了一個同學的電話之后,都沒顧得上好好吃早餐就急匆匆的下樓了。看來參加活動的同學們都很積極。
這是剛放暑假時孩子學校里通知的,為了響應上級號召,積極參與創城活動,學校安排了每個班級一天的值勤任務。當時接到通知時得知,值勤那天會安排報名的同學們分別進行“行人交通指揮”、“清理小廣告”、“向路人調研并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活動。對他們來說,能在暑假期間參與這些活動還是挺值得期待的。從立德樹人的角度來講,這對于孩子們的成長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有一個習慣,孩子學校里有什么集體活動,我會盡量抽出時間去參與,哪怕是在一旁給他們照張相留作紀念。能夠盡量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認為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個積極有意義的“創城”活動,我豈能錯過?簡單吃了幾口早餐,我便去了學校。
路上我還在想象著孩子們是如何指揮行人遵守交通法規,如何攔住路人“考”一下他們是否了解24字價值觀……到了學校門口,我卻沒有看到一個學生!詢問了傳達室的老師,才得知他們都在學校后操場。
穿過教學樓,我一出現在操場上時,幾個孩子就朝我嚷嚷了起來。
“叔叔,叔叔,快救救我們吧,都快被蚊子咬死了!”
“叔叔,叔叔,我們很明顯被‘坑’了……”
旁邊站著一位老師,臉上略有尷尬之色。
我被孩子們的話驚到了,被坑了?怎么回事?
“老師說了,我們幾個人就在這兒掃地,一直到十一點結束。”還沒等我問,一個同學就跟我說明了原委。
哦,原來是因為這個,他們才說被“坑”了。通知上面說的那些活動都取消了,現在他們執行的“創城任務”就是打掃操場周圍的落葉。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那個時候能被老師選中假期里來學校拔草、掃地是很光榮的!所以,我便以此為由頭來安慰這幾個感覺被“坑”了的同學,告訴他們一些諸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
說實話,在給他們解釋這些的時候,我心里是發虛的。
創城,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其中最關鍵的一項活動是全民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作為學生家長也都收到了單獨的一份通知——積極學習并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且能敘述學校開展的各種創城活動、正確配合回答上級的調查問卷……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不給班級拖后腿,當然,也是為了真正響應新時代的號召,我很快便將“24字”背誦過了,而且還時不時的在腦海里過一遍,就怕哪天真的接到了上級調查電話,一激動再給忘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個人的是最后一條: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但讓人費解的是,我們所積極響應的(也許應該叫“應對”)創城活動真的“誠信”嗎?學校里為了上級的檢查,嚴格要求各班班主任把準備工作做到每一位家長那里,并且印發了專門應對上級檢查的調查問卷“標準答案”,學生和家長人手一份。班級里為了完成學校下達的任務,班主任和家委會代表嚴陣以待,時時提醒被“選中”的家長一定要好好背誦學校發的問卷資料,嚴格按照所提供的標準答案回答可能遇到的上級抽查,必要的時候把資料帶在身邊,隨時準備。學生的假期要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創城活動,譬如上述那些讓孩子們很是期待的各種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件好事,能很大程度上普及文明常識、提高市民素養,學校號召學生們參與各種活動也培養孩子們認識、理解核心價值觀。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人為的編造出一些“活動”恐怕就不好了。
作為學校的教育者,我們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書面上的知識,更要給他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試想,孩子們懷著一顆興奮、激動的心來參加學校組織的豐富多彩的“創城活動”,本以為能作為小市民親身參與這項工程,卻被告知那些“豐富”的活動都被取消了,你們帶上精神文明綬帶在學校里掃掃地、拍幾張照片就行了,孩子們會怎么想?被“坑”了!這是他們的第一反應!
再試想,如果類似的事情在學生們面前發生的次數多了,他們是不是也就像我們大人一樣學會了應付?既然你們老師和家長都這樣干,那我們也可以啊。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付家長給報名的輔導班,應付每一件在他們看來“沒意思”的事!
學校,教書育人的地方,更應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源地,更應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地。我們不僅要把價值觀印在紙上、印在墻上,更要把價值觀印在心里。
學校更該如此,因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