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投資小白”,有幸讀到雪球大V張居營的《慢慢變富》,這本書是2019年出版,今天看來依然干貨滿滿。如果你對股市一竅不通,可以嘗試翻開它,耐心讀下去,定會受益匪淺。文章是我的讀書筆記,因為篇幅很長,做了一些刪減歸納,分成幾個模塊方便瀏覽,但我整理的只是“滄海一粟”,還有不少精華期待大家自己去挖掘。
◆ 投資大師們的“金玉良言”
格雷厄姆
?“市場先生”理論:“你的一位合伙人—名叫‘市場先生’,每天他都根據自己的判斷告訴你,你的股權價值多少,還讓你以這個價格為基礎,把股份全部出售給他,或者從他那里購買更多的股份。有時,他的估價似乎與你了解到的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前景吻合;而許多情況下,‘市場先生’的熱情或者擔心有些過度,這樣他所估出的價值在你看起來似乎有些愚蠢。” “如果你是一個謹慎的投資者或一個理智的商人,當他給出的價值高得離譜時,你才會樂意賣給他;同樣,當他給出的價格很低時,你才樂意從他手中購買。但是,在其余的時間里,你最好根據企業整個業務經營的財務報告來思考所持股權的價值。”
短期內,市場是投票機,而長期內,市場是稱重器;重量最終是有價值的,但是短期內,數量很重要。
一個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他們或許在金融、會計等方面能力超群,但是如果不能掌控情緒,他們將無法從投資中獲利。
3個重要原則:首先是將股票視為企業,“這將給你一個完全不同于股市大多數人的視角”;其次是安全邊際,“這將賦予你競爭優勢”;最后是對待股市要有投資者的態度,“如果你具有這種態度,你就能戰勝股市中99%的人,它可以賦予你巨大的優勢”,真正的投資者幾乎從不被迫出售其股票,也不會天天關心股票行情。
巴菲特:
投資的要旨不在于評估這個產業對社會能有多大的影響,或是它有多大的發展空間,而是某家公司有多大的競爭優勢,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優勢能維持多久。擁有廣闊而持久護城河的產品或服務才能真正為投資者帶來甜美的果實。”
時間是好企業的朋友,是爛企業的敵人;寧可用合理的價格購買超級明星企業,也不要用低廉的價格購買平庸的企業。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股價與一家公司的關系,就像狗與主人的關系一樣,表面上看,這只狗有時跑到主人前面,有時跑到主人后面,但是這只狗總是要跟主人回家的。這個“主人”,就是公司的內在價值,而這只“狗”,自然是漲漲跌跌的股價,即“市場先生”的每日報價。
芒格
投資這種游戲就是要比別人更好地對未來做出預測。你怎樣才能比別人做出更好的預測呢?一種方法是把你的種種嘗試限制在自己能力許可的領域當中。相反,如果你花費力氣想要預測未來的每一件事情,那你嘗試去做的事情太多了,將會因為缺乏限制而走向失敗。
◆ 我們在股市中究竟賺誰的錢?
簡而言之,我們在股市中賺兩種錢:一種是企業成長的錢,另一種是“市場先生”獎賞的錢。從出發點和落腳點看,我們還是要賺企業成長的錢。
◆ 投資的預期收益目標是多少?
最為現實的目標是實現“3個跑贏”,即跑贏長期無風險利率(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率),跑贏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跑贏長期通脹。在此基礎上,我們再爭取長期跑贏上證指數幾個小點,如百分之二三點。我們為什么要爭取跑贏上證指數幾個小點呢?因為這才是我們堅持獨立投資的目的和意義所在,不然,我們還不如去投資指數基金。
◆ 本金少應不應該先賺快錢?
不該。第一,本金少,正好練手。第二,投資者應成熟之后,再下重注。第三,投資者應邊做實業或工作,邊投資。
人是習慣性動物,那種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 股市長贏之道:用完善的投資系統“管住”自己
要建立自己一整套的投資系統,并且用這個系統“管住”自己。
這個投資系統從大方向來講,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投資世界觀、價值觀,是方向盤,管路線、方向問題。
另一方面是投資方法論,教我們洞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趨勢、股市發展的根本規律、一個行業的根本屬性和一家企業的生意本質。
投資系統包括4個部分,即思想系統、選股系統、估值系統和持有系統。
(一) 思想系統
第1句話:買入股權。買股權就是買生意
第2句話:利用市場。市場傻了瘋了,我們別跟著瘋傻。
第3句話:注重安全邊際。即說話辦事要留有余地,這就是安全邊際。
第4句話:注重能力圈。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里,就不去那里。
這4句話可以說是伯克希爾系統的思想核心,是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當然方法論是可以不斷改進與完善的,但世界觀是永恒不變的。
(二)選股系統
關于如何選股,股票市場上向來有兩種流派:一是選好價格派,堅持價格便宜第一,企業質地第二,格雷厄姆的“揀煙蒂”策略就屬于這種。二是選好企業派,堅持企業質地第一,價格便宜第二。成長股的投資大師費雪就強調要選擇具有顯著經濟特征的優秀企業。芒格也是選好企業派,將企業質地放在第一位。巴菲特后來在費雪和芒格的影響下,由早期的“揀煙蒂”策略轉變為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超級明星企業股票長期持有的策略,即由原來的選好價格派轉向了選好企業派。作為個人、業余投資者,“第一思維”還是要放在選好企業上,然后等待一個合適的價格。
“八不投”的負面清單
(1)強周期的不投。多數強周期企業的股票,只是牛市狀態下的交易品種,我們需要弱周期下的“常青樹”。弱周期的投資品種也有它們的不足之處,在全面牛市狀態下需要降低預期,甚至要有可能跑輸指數的心理準備。然而,我們若從一個牛熊市轉換的長周期來衡量,真正能夠勝出的,往往是它們。
(2)重資產的不投。我們需要輕資產、高商譽。當經濟形勢向好之時,重資產的企業可能產銷兩旺,然而企業無法擺脫經濟周期性規律的制約,一旦經濟形勢不利,重資產企業就可能因為供過于求而產品積壓,甚至表面看起來轟轟烈烈,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相比之下,一些輕資產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并不需要下大氣力,更多的是依靠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進行贏利,即便在經濟低迷期,它們往往也受損很小。
(3)單純炒作概念的不投。
(4)處在強風口的不投。
(5)坐在天上講重組動人傳說的不投。
(6)不在行業內“相對勝出”的不投。我們只需坐山觀虎斗,盯住那些先“將紅旗第一個插上山頭”的企業。
(7)處在快速易變行業的不投。我們需要具有“歷史恒定”品質的企業。
(8)自己看不懂的不投。
選股的“九把快刀”
(1)比較優勢。不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比較優勢,而是我們國家在全球化競爭中一些產業的比較優勢。
(2)經濟特權。核心是自由定價權,來自品牌、自然資源壟斷,或者“獨門絕技”。
(3)文化血脈。作為一家企業,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讓自己的文化血脈傳承下來,便容易行穩致遠。
(4)平臺生態。如騰訊、阿里巴巴、京東,它們是依靠平臺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這種公司的最大特點是通過“燒錢”搭建一個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可以坐地收錢的平臺之后,便不斷推出投資項目,進而慢慢形成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一類是線下與線上融合布局的,另一類是公司本身就是投資平臺,比如復星醫藥
(5)連鎖服務。連鎖服務公司成長性好,能走出大牛股,比如愛爾眼科、通策醫療。較為穩妥的方法是,我們看到這種連鎖服務公司,確實在別的地方復制成功了,確定性較高時再下手買。
(6)知名品牌。選品牌歸結為“四個要”:要買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金字品牌;要買具有壟斷屬性的獨家或創新品牌,這種品牌無疑具有壟斷性、定價權;要買侵入人心智的品牌;要買龍頭品牌,某種產品或服務,一旦成為龍頭,多是經過了慘烈的競爭,有別人難以替代、無法復制的系統優勢。
(7)行業命相。就“命相”來說,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行業的集中度雖然有不斷提高的趨勢,但由于消費的分層,有些行業內的企業可以過著“占山為王”“諸侯割據”的滋潤日子,這種競爭格局相對穩定。
第二種是行業興起之初,可能“群雄混戰”,然而由于產品或服務具有“一統天下”的宿命,其結果是“占山為王”的必然被消滅,一旦“諸侯割據”的局面結束,最后“剩者為王”“贏家通吃”,或者幾個寡頭互為依靠,競爭相對緩和下來。
第三種是行業內一直“混戰”,行業的屬性決定了其中的企業既沒有到“欲死”的境地,但是“欲強”的愿望也難以實現,似乎各企業始終就糾纏在一起,長期過著“餓不死”,但是也“不會撐”的日子。
(8)央視廣告。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的廣告,往往是這些年大牛股、長牛股的集中營。
(9)養老股票。確定它能成為你的養老股,以收藏古董般的心態去持有。
選股的“5性”標準
拿著這些標準,到上市公司中去尋找,一些平庸的企業就會被過濾掉,一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秀公司便會被發現。
(1)長壽性。具有永續經營特點的長壽企業價值高, 因為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就是其在存續期間現金流的折現值,那些具有寬寬的護城河的企業更容易長壽,而其顯著的特征是具有經濟特許權。
(2)穩定性。很多企業會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而波動,但也有一些企業因為行業特點、消費特點而保持相對穩定性。個人投資者如果沒有特殊的行業背景,可能更適合在消費、醫藥健康這種弱周期性行業中掘金。
(3)盈利性。避開那些重資產公司,專門尋找那些輕資產、有較小資本開支和消費壟斷特點,并具有品牌商譽等巨大無形資產的公司。最好用的指標就是凈資產收益率,如長期保持在15%以上,再查看總資產收益率、投資資本回報率。
(4)成長性。必須是建立在長壽性、穩定性、盈利性基礎上的成長性,這樣才是真正的成長性,才是具有護城河的成長性,也才是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成長性。
(5)有德行(性)。有德行的管理層,企業才值得長期投資。
我們回憶巴菲特眼里好公司的標準:(1)具有較強的經濟特許權。(2)高于平均值的凈資產收益率(如長期高于15%)。(3)相對較小的資金投入。(4)好的釋放現金流的能力。(5)誠實、能干的管理層。
(三)估值系統
搶抓“三大機遇”
股市常常給我們提供這種能夠改變財富命運的大機遇,這種大機遇有3種:
一是整體大熊市、大股災期間。按照選股的“第一思維”,我們要往好的企業身上“扔”,往具有優秀商業模式的企業身上“扔”。
二是個別優秀企業遭遇“黑天鵝”事件,即“王子”一時“遇難”。包括優秀企業增長的一時放緩,市場先生會給予大幅度的“估值殺”。
三是長期牛股階段性調整,如調整30%左右。
(四)持有系統
長期持有的賣出時點,有以下4種情況:
(1)發現買錯了。
(2)公司基本面發生根本性變化,根本性變化是指公司的競爭地位被取代、商業模式被顛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已過時等,一時的增長放緩當具體研判。
(3)股價太瘋狂,適當被高估要堅持持有。
(4)找到了“性價比”更好的投資標的。
但要堅決規避兩種賣出情況:一是被大跌“嚇”得賣出。二是“樂”得賣出,投資者認為賺了錢,比如賺了百分之幾十,或者翻倍了,就樂得賣出。大盤低迷時要保持重倉位,大盤“亢奮期”則可適當減倉或者保持輕倉,甚至清倉。
◆ “四招”讀財報選牛股
第一招:ROE是選擇長牛股的金標準
長期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是我們選擇長期投資標的的金標準。股市玩的是追逐“成長”的游戲,如果每股收益有一兩個季度超出所謂的預期,市場可能大漲,相反,如果一兩個季度的增長不及預期,可能要大跌。
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每股資產凈值,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當一家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較低時,可以通過每股資產凈值的不斷累積,如頻頻增發新股增加每股凈資產,少分紅、不分紅增加每股凈資產,進而使得每股收益持續增長。
為什么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如此重要呢?(1)它類似股東的資產回報率指標,比如我們投資1 000萬成立一家企業,1年之后,凈利潤達到100萬元,表明我們一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回報率自然越高越好。(2)它可以衡量企業利潤再投資的回報水平。
我們還可以利用杜邦公式來理解: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凈利潤/收入,資產周轉率=收入/總資產,權益乘數=總資產/凈資產。理解了公式,一家公司若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無非是通過3個渠道:要么提高凈利率,要么加快資產周轉,要么用更高的杠桿。
公式還表明,世上的生意無非3種模式:第一種是厚利少銷,如茅臺;第二種是薄利多銷,達不到高毛利率、凈利率水平,但可以提高資產周轉率;第三種是依靠杠桿經營,如金融類公司。
企業若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至少需要做到其中一點:(1)提高資產周轉率。(2)有更便宜的杠桿。(3)有更高的杠桿率。(4)降低企業所得稅。(5)有更高的營業利潤率。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途徑能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第二招兒: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收入是利潤之源,一家企業的成長表現在其收入的不斷增長上,而只有對一家企業年收入總量進行分析,我們才能夠知道這家企業在行業內究竟具有多大的市場占有率。
第三招兒:看毛利率、凈利率
第四招兒:看自由現金流
因為一家公司擁有充沛的現金流,就可以持續經營,或者能夠應對企業經營中遇到的麻煩和困難,此外,有兩個需要關注的指標:
一是凈利潤含金量,即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這個比值較理想的是大于100%,達到70%左右屬于比較健康,否則,如果多年保持較低水平,我們應當思考,這家企業究竟是否賺到了真金白銀,應收賬款是否按期收回,企業是否依靠不斷融資才能應對日常經營。
二是自由現金流,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相加,即可得到一家企業的 自由現金流。當一家企業的自由現金流相當豐富之后(特別是管理層面對剩余的現金不知道如何花或者亂花之時),我們反而要警覺這家公司是否已進入成熟期或衰退期。
◆ 給業余投資者的十條軍規
軍規一:不要用宏觀經濟去指導自己的投資
個人投資者最好不要用宏觀經濟去指導自己的投資,更不要根據經濟學家的話去投資,否則,你可能會錯得離譜。當然,說不研究宏觀經濟,并不是說不關心宏觀經濟,了解國家大的方針政策,中國未來經濟結構調整,未來產業、行業的發展走向等,對于開闊投資視野,確定投資方向和選擇標的,還是大有裨益的,只是別機械地用經濟數據、經濟研究結論指導自己的投資。
軍規二:不要天天研究大盤
正確的態度是拋棄大盤,研究個股,研究企業,見優秀企業便宜了便買入。
軍規三:不要盲目相信媒體
所投的企業一旦有負面新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冷靜分析,不可因為一時的利空,對股價造成打壓,而被“嚇”得不分青紅皂白地拋出。
軍規四:不要朝三暮四
對股市投資要專注,對研究的范圍要專注,對選中的標的要專注。
軍規五:不要怕大跌
股市從根本上講,就是從低市盈率向高市盈率,從高市盈率向低市盈率不斷“回歸”的過程(在不斷回歸過程中又螺旋向上),這個過程會循環反復,認識這個規律十分重要。
軍規六:不要小盈即滿
作為股市上的長期投資者,一定要克服這種小富即安的意識。
?軍規七:不要追逐熱點
軍規八:不要預測漲跌
個人投資者,不僅不要預測短期的漲跌,就是在牛熊市也不要預測。
我們買入股票是要賺企業成長的錢,有時是賺市場估值修復的錢,但歸根到底是賺企業內在價值增長的錢。投資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要放在優秀且低估(或合理)的企業身上,切不可寄希望于牛市大潮的上漲上。
軍規九:不要想暴富
軍規十:不要盲目相信權威
哪怕是巴菲特告訴你明天買什么股票,你也不要盲信,而要自己去思考。
◆ 總結
中國股市20多年的不長歷史,已經證明兩個清晰的邏輯:
(一)中國股市中優秀企業的股權,是我們個人家庭最值得配置的最有價值的資產。
(二)盡管我們中國股市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缺陷, 但是從5年、8年、10年的長周期來看,這個市場是公平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優秀企業在市場上受過“虧待”,即一家優秀企業的長期回報與它們的長期業績正相關。
巴菲特思想如果用一句話來高度概括,那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或偉大企業的股票,勝過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企業的股票。我們哪怕是買入一手,即100股,也不是將其作為隨時追漲殺跌的投機籌碼,而是買了一家企業的股權資產,買了這家企業生意的一小部分。所以,最適合個人投資者的理念是:用自己閑置的資金,盡可能多地買入自己能夠看得懂的、喜愛的、有著共同價值觀的、優秀且被低估的企業的股票,而且一旦擁有了就要以年為時間單位持有,耐心地陪伴企業長久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