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從心出發6-孝道篇

臺灣行最后兩天,因為亂掏耳朵,我中耳發炎,左耳全堵,一度到了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的地步,后面去了小區的小診所醫治,本來無大礙的右耳也被堵住了,也就短短一周,我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了“聾子”,與外界“聯系”的喪失讓我變得悲觀、恐懼、易怒,爸媽的行程比我晚三天,之所以回昌后沒立馬去大醫院治最擔心的是萬一沒治好左耳卻把原本還能聽到的右耳給弄壞了就再也聽不到他們久違的聲音了,所以我決定等他們回來后再去醫治。也就是這次經歷讓我知道了父母對自己而言有多重要。

去年在突破自我成就未來里我寫過一篇關于孝的文章,核心觀點是“色悅”才是真孝順,現在覺得講的還不夠到位,還得補充一點,“色悅”里面最重要一層含義是不讓父母為我們擔心,這就要求我們去做一個靠譜的人,去做靠譜的事。

《禮記》里提到的孝親的三個境界我覺得很到位——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也就是說,盡孝的最上等是尊敬父母,而我們平時習慣性地對父母大呼小叫,言語和態度上的不耐煩就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尊敬,次等是不能讓父母受辱,也就是我們要嚴以律己,去做對國家、對社會、對鄉鄰有益的事,這樣我們在收獲掌聲的同時父母也同樣跟著沾光,而去干違法亂紀的事就是在讓父母受辱,最下等才是贍養父母,做好一個兒女應盡的本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廣義的孝不應該僅僅對父母對祖父母輩,還應包括對兄長對姐姐的敬重。我就有那么一個姐,她很優秀,除了脾氣不好,好像沒什么大缺點,我也經常因為受不了她的脾氣和她爭鋒相對,甚至大打出手。姐對我的好是沒得說的,從讀書時就關心我的成績,畢業后關注我的工作,創業后又義無反顧的支持我(那是用實際行動在支持,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其實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對我要求雖嚴厲,但確是愛之深責之切啊!我心里雖懂,但很多時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總喜歡揪著她火爆脾氣這一缺點不放,真是不改。這次的臺灣行讓我見識到了她脆弱的一面,看到了她的委屈和壓力,想幫她,卻使不上勁。

記得讀大學那會,有一次去表哥家,那天正逢他剛從外面打拼回到家,他的一句話讓我永生難忘-回家前之所以先把胡子刮干凈了、頭發剪短了,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些,為的是不讓爹娘看到自己的滄桑,為自己擔心,這話在他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我卻欣然發現,原來這就是孝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