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書的時候走神,想起了以前在鄉下七八歲的時候,去我爸的辦公室,他教我吹笛子,我不會,吹出來口哨還以為是笛聲,自我陶醉的吹了半天。眼前是碧綠的麥浪,風一吹,帶著青草和農作物的氣息。我還記得吹的口哨是我們的田野,以前上臺跟小學的暗戀對象唱過這首歌。那時的日子真幸福阿,沒有一點煩惱,人也單純,一個鎮子就那么些人,來來去去都認識。
那時候大家條件都差不多,貧富差距不大,社會上戾氣也沒有這么重。鄰里之間和和睦睦,偶爾蹭個飯更是輕車熟路。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會提著燈籠相互串門,剛開始還是用蠟燭自己點,后來就變成電燈泡了,響著音樂的那種。夏天的時候蜻蜓成堆,我們就用大掃把撲蜻蜓,逮了放進蚊帳里,螢火蟲也不少,不過太難抓。
沒有電子設備,小孩的娛樂項目就那么幾樣,我至今想不通推鐵環有什么好玩的,不過彈珠倒是非常有意思。夏天的時候有麥堆,玩累了就坐在上面閑聊,那句歌詞怎么唱的來著,“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小時候的動畫片也比現在好看多了,海爾兄弟、舒克貝塔、啄木鳥、大臉貓與藍皮鼠,真是經典,能打動我拋棄小伙伴回家吃飯的就是他們了。所以有時候我爸媽會騙我說動畫片開始了,我就往家跑,實際上是讓我吃飯,不長記性屢騙屢上當,有一次沒騙我,我很是受寵若驚,所以到現在還記得。
鎮上有個大壩,壩的一面是湖,夏天會有很多人去那洗澡,當然每年也淹死不少人,小時候我爸帶我去過,我在水里玩玩具飛機,結果被沖走了,哭了半天。夏天站在壩上很涼快,風大的能把人吹的直往后退,有一個長長的坡道能從壩上下去。我曾經為了找刺激,騎著自行車從上面下來,結果到下面根本剎不住,用鞋在地上蹭了半天才停下來,嚇得魂都丟了,還好那時候路上車很少。壩的另一面我們叫小壩子,其實更像一塊凹地,有一些小溪流從壩的另一邊滲過來,清澈見底。
空氣也很好,夏天的時候嫌熱,會搬張床在院子里睡,蟲鳴,青蛙叫,還有滿天的繁星,透徹明亮。看到過一次流星,就捧起手趕緊許個愿,我記得那時候許過考上清華北大(捂臉逃。哦對了,還有我家狗,叫歡歡,它真是看著我長大的,要寫它的話得另開篇文章了,可惜就像很多感情和事物一樣,它的結局并不美好。
后來,很多東西就開始變了。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環境翻天覆地,大家都忙著掙錢,我也在慢慢成長。有時在家把老相冊拿出來看,眼淚都要掉下來。我們的生活條件確實越來越好了,可是很多珍貴的東西不知不覺就丟了。開始攀比,開始不信任,空氣中彌漫著銅臭的味道,暴漲的物欲讓整個環境都浮躁起來。我們發展的太快,所以這是必然的結果,人是漂流在水上的一片葉子,怎么能跟時代的變幻抗衡。
只是偶爾會懷念那些簡單的日子,和人與人之間淳樸的感情,那些記憶在我腦海中幻化成烏托邦一樣的畫面。當然有些記憶很可能有偏差,比如有時路兩邊的樹是夏天的綠,有時又是秋天的黃,落葉滿地。我以前覺得我家客廳真是大阿,滿屋跑,后來回去看過一回,驚訝它怎么那么小,去掉兩張沙發,三個大男人往中間一站,就顯得有些局促了。不過有些記憶還是清晰無比,比如我爸下班的時候會把我抱起來用胡子扎我臉,我跟表弟被看著在院子里寫暑假作業,跟我媽和我姐一起載著狗去小壩子給它洗澡,它坐在車籃子里,迷茫的眼神不知道要發生什么。還有跟我姐互相給對方扎小辮(小時候留的西瓜頭),玩分辨是舌頭還是嘴唇的無聊游戲。
這些至純至真的情感我很長時間以來并不留意,直到現在回首,才覺得可貴珍惜。物質條件的匱乏,照片上的青澀和局促,裹挾著那個年代特有的質樸,離我越來越遠。歷史變遷,個人成長,在所難免。不惋惜,只是有點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