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湮叔
有人在脈脈上提問,“在職員工,提出辭職被挽留,應該留下嗎?”。
2天內,這個問題,產生了2195條回答,2241個贊。然后,我又跑到了知乎上去搜索相關話題,關注度最高的一條,共有810條回答,總關注20798人。其中最高的一條回答點贊人數超過了24000人,點贊數超過500以上的高贊回答也超過了10條。
今天,結合知乎上的高贊回答、脈脈上的高質量回答、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談下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為什么想要離職?”
這個問題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
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情況下我們必須離職?
馬云說過,“員工離開的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干的不開心,二是,錢沒給夠。”我覺得還要加兩個,“三是,這份工作不能體現員工的價值;四是,員工在這里感受不到未來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這是離職的四個根本原因。
來看題主的情況,“因為在公司發展空間受限,同時對老員工的關懷不夠,所以想離職”。
原因一,在公司發展受限。怎么受限他沒說,為什么發展受限也沒說。是人為的原因,還是公司的原因,也沒說。
原因二,公司對老員工的關懷不夠理想。這個原因的本質上是什么?就是錢沒給夠,你嫌工資低,福利少,覺得干的不開心嘛!
為什么不開心,除了工資低、少福利還有其它原因不?如果有,這些矛盾是可調解的不?
這些問題,題主自己有做過深度思考嗎?有嘗試跟領導溝通過呢?我認為,沒有。
為什么我要先說這些?因為,在我看來離職不是可以隨便提的,如果不是真有“非走不可”的理由和“必走不可”的決心,就不要輕易提離職,提出離職,最后又沒有離職,是很尬的一件事。
其實,不只這位題主,我發現身邊的很多人想要離職的人,都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根本沒有想好,究竟要不要離職,又為什么要離職,就貿然提出離職。所以,只要老板一加薪挽留,就猶豫了,然后就留下了。你自己覺得尷尬不?
前同事小K,在公司三年多了,工作能力相當不錯,就是思維跟常人不一樣。每隔幾個月就要提一次離職,然后又每次都被領導留下。有同事調侃說:“小K的離職,就跟女人的例假一樣,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
如果被留下,能有比較好的發展,那也罷了。畢竟大家出來工作,都是為了賺錢嘛。可是小K的結果是什么?
結果是,他在公司三年多了,還在基礎的崗位上打轉。反而是那些入職比他晚的,能力不如他的人,好幾個都已經升做了主管。
離職就像是出軌,你提一次,在領導心里的信任度就降一分,沒有哪個公司的領導會愿意把重要的核心崗位留給一個不信任的人,哪怕你工作能力很強。
“領導為什么加薪挽留你?”
你真的想明白原因了嗎?
還以小K為例,領導為什么要挽留他?幾個原因:第一,他的工作能力還可以。第二,每次都不是真的要離職。第三,他是熟手,公司培養一個新人的成本,比給他加薪成本更高。第四,他的崗位比較特殊,公司這方面發展一直都不是很好,他這個崗位的人一直不太好招。
還可能有別的原因嗎?當然。
第一種可能是,領導挽留你,只是跟你客氣客氣,你卻傻傻的當了真。
就像小K,第一次他提出離職的時候,領導確實是真心實意地要留住他。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領導每次都只是意思一下而已。
不過,小K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但申請辭職被挽留這件事兒,對于有的人領導是真心挽留的,對有的人也就只是簡單客氣下,但還要讓大家覺得他是真心挽留的。
所以,你首先要判斷領導是不是真心實意地挽留你?
看到這里,一定有人會說:“都漲薪挽留了,還不是真心實意?”,真未必。領導希望你留下,跟真心實意挽留,是兩回事兒。
好,我們就假設領導是真心挽留,你也因此留下了。那是否可以依此推斷:“你本就是要用離職,來要挾公司給你漲薪呢?”
一旦領導有了這樣的推論,你的結果可想而知。
漲薪的辦法有千萬種,你卻用了最愚蠢的一種。
第二種可能是,公司暫時找不到人來頂替你,先給你一些甜頭先拖住你,然后默默地找你的“接班人”。一旦這個人就位,就和“Say byebye”。第三種情況是,領導對你的評估失誤,留住你后發現你并不能提供這么多價值,到時候你也只有卷鋪蓋走人。
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下知乎高贊答主@林安分享的案例:
W君是一家融資到A輪的創業公司的CTO,某天他的工作量忽然增大,于是產生了離職想法。抱看觀望心態投了簡歷,一周內陸續收到6封互聯網公司的面試邀請后。W君確定了自己在招聘市場上的需求和價值,于是和老板提了離職。
沒想到,老板和團隊成員討論后,認為他在技術團隊里不可或缺,于是直接開出雙倍薪資挽留,他面對如此直接的高薪誘惑,猶豫了。考慮了一番后,他拒絕了平臺上所有的面試邀請,決定留下來。
下面神轉折來了!
W君留下來后不到半年時間,老板和團隊又覺得,就公司目前的發展來說,W君在團隊里的分量不僅沒有那么重要,反而有點貴。于是,W君再一次被老板約談,這一次卻是被勸離開……
第四種可能,當創業公司融資遇到困難,即將走不下去時,老板也會使出渾身解數挽留你,比如這位X君。
30歲的iOS工程師X君,兩年前加入了一家朋友開的O2O創業公司當技術合伙人。做了一年多時間沒什么起色,最后因為產品難以做大而融資困難,X君提出離職后被老板以股票變現的方式挽留。
X君分析了老板挽留他的原因:
1.他當時是技術團隊的前端負責人,他的離職會使產品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對一個小規模的創業公司來說,就像被拔掉了一根擎天大柱。
2.雖然公司當時還沒走到,發不起員工工資的地步,但重新找一名合適的前端負責人卻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這家公司當時所難以承擔的。
3.大部分員工對公司面臨的困境并不知情,X君的離開也許會在公司內部掀起一小波的人心動蕩,直接導致接手X的人還沒入職,團隊就解散了。
最后X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老板的挽留。原因很簡單,他看清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失敗的。事實證明,一切都如X君所料,在他離開后不久團隊就解散了。
“領導用什么來挽留你?”
是什么讓已經決定離職的你,又猶豫不決了?
接下來,我們來聊下第三問題,“你本來已經決定離職了,領導用哪些方法,說服你改變心意?“。
大部分人想要離職的原因,除了是希望升職加薪外,一定遇到了其它問題。能不能幫你解決這些問題,是決定你會不會留下來的關鍵。
第一,幫你解決問題。你要離職,要么是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了,要么就是遇到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時候,領導肯定會想盡辦法幫你解決問題。
這又回到了文章開頭我提出來的問題,“你究竟是因為要離開?”。這個問題,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想明白,領導又怎么會知道呢?領導都不知道,他怎么能幫你解決?
如果你是真的想明白了,而申請的離職,必然是有非走不可的理由了,也就不會再有現在的猶豫。
第二,情感+畫餅。這個是最常見的,譬如“大家都在一起這么久了,去了新公司你能適應嗎?”、“咱們公司的人都很好,你看人事部的誰誰誰,不久剛漲了薪資嗎?”、“其實,我還是非常欣賞你的,本就準備這段時間給你升職的”等等。
這些話你信嗎?反正我不信。準備給我升職,早干嘛去了?為什么要等到現在我準備離職才說要給升職?更何況,你都提離職了,老板心理會沒有點一點點疙瘩?難道他是圣人呀?就算老板說的是真的,打算給你升職,經過你這么一鬧也沒了。
第三,升職加薪。薪資永遠是衡量一份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領導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給你加薪?加薪的話,加多少合適?能否符合你的心里預期?退一步說,就算符合你的心理預期。我的建議,還是不留。
為什么?
因為,離職不是最好加薪時機,就算加薪也不是在原公司。
為什么老板之前不給你加薪?第一,你不值這個錢,你在其它公司也拿不到這個薪酬。第二:你值這個錢,但你在這個公司創造的價值不足以支撐你的人力成本支出。第三:公司的HR或者老板瞎了眼,不知道。
為什么現在又給你加薪了呢?因為你要走了嘛!要走就得加薪,這是什么道理?如果你根本不值得這個錢,或者領導認為你不值這個錢,你拿得能安心嗎?如果,你在公司創造的價值不足以支撐你的人力成本支出,而是現在卻給你加薪了,想想上面W君的遭遇。
如果是公司的HR或者老板瞎了眼,你以為,你的離職就能讓他們看清楚,那你也太高估自己了。而且,“事出反常比有妖”。
再來看@林安在知乎分享的另外一個案例:
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工作了3年的馬新(化名),一周內收到了十幾封面邀。面了幾家后,在一大一小兩家公司的offer間做選擇。創業公司A,是今年某新興熱門領域的佼佼者。由于馬新之前在大公司的崗位不受重視,做了太久邊緣化的工作。因此,在求職意向上,更偏向于創業公司,以求自我價值的提升。
雖然A公司提供的職位和他之前的技術背景,有些不匹配。但由于該公司所在行業是他既感興趣又看好的領域,薪水也達到了預期,便接受了A公司 offer。
但后來 offer發的B公司提供的職位和他的技術背景更加相符,且從事的是公司獨立部門的核心業務,有非常強大的用戶基礎和行業關注度。這對做了多年邊緣化工作的馬新來說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面對AB兩家公司,馬新猶豫了。
重點來了!
得知這一消息后,A公司坐不住了。為了爭取馬新,他們承諾:只要馬新成功入職,就在原來年薪的基礎上再加15w的入職費!面對此種情況,相信大部分人都會不鎮定,馬新卻開始感到疑惑。
他認為「以A公司提供的職位級別和我自身的技術背景來看,我對他們來說并沒有這么大的價值」,A公司完全可以用同樣的薪水招到兩個技術功底扎實的應屆生,那樣性價比更高。他懷疑A公司看中的是他在大公司的工作背景。
還有一個細節是:在A公司的面試過程中,面試言一直沒有聊專業相關的內容,到了CEO面試的環節,也只是單方面介紹A公司的業務背景和項目情況。面試中最重要的對人才專業能力的考核反而被忽視了,這種反常讓馬新不安,他甚至懷疑A公司對外公布的融資情況是否實,回家后反復在網上查詢確認。
所以,當A公司開出15w入職費這一舉動時,他更加懷疑對方為了下一輪融資,看中了他的工作背景,一旦公司融資成功。他在團隊中的價值就可能貶值,綜合以上考慮,馬新拒絕了A公司的0offer去了B公司。
總之,有一點你必須清楚,升職加薪這個事兒,不是越高越好,老板能給你多少錢,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值多少錢,為什么值這么多錢?
“提出辭職前,先提加薪申請”
這才是正確的辭職流程
“在提出辭職前,先提加薪申請”這個觀點,我是從知乎高贊答主@Ivony的回答里看到的,覺得很有道理。
在回答為什么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下,辭職是為了什么?
直接一點: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工作時能夠更舒心一些,為了找到一個更能展現自我價值的崗位。
為什么你在這家公司賺不到錢?為什么你在這家公司干的不開心?為什么在這個崗位上不能展現的價值?
是自己的問題,是老板原因,還是其他人什么原因?是公司制度的原因,還是執行過程中出了差錯?
如果你折騰半天,最終發現是自己的原因,那有什么好討論的呢?
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其它原因,那就應該先去找原因,而不是逃避。辭職有時候就是一種逃避,是懦夫的表現。溝通,則是你加薪升職、解決問題、要到你需要的答案,必須經歷的過程。
如果你是因為遇到了某些無法調解矛盾,也應該先跟領導溝通的,畢竟在一起共事這么久了,難道連一次認真溝通的機會,都不給彼此嗎?
如果,溝通完之后,依然沒有辦法解決你的問題,那也不必再說什么了,直接閃人就好。但是,最后的工作交接還是要認真完成的,否則你就會為此付出代價,這點我深有感觸。
下面分享下自己的兩段離職經歷:
第一次是,2014年的時候。我進入到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工廠打工,我原本是打算在那邊好好干一段時間。但我是一個靠寫字為生的人(至少當時是這樣),干了一個月后,我實在受不了那種,一個月上28天班,每天12個小時,日夜班倒的日子。于是,第二個月我就提出了離職申請,剛開始領導死活不批,我就是要走,他說:“你走可以啊,工資別要了。”
于是,我動用關系,找我好朋友(他是廠里的高管)幫忙,拖了15天,終于批了。批了之后我就安心等待著,以為一個月之后就能順利離職了。結果,一個月之后,我找他辦離職手續。他說,離職不能按我提出申請的那天算,要按他簽字的那天算。
關鍵是什么,你們知道嗎?關鍵我手里拿的離職申請單的日期,是我申請離職的日期。而且他是簽過字了,然后,他硬是當場給我改了。
我很當時很生氣,很想沖上去把他揍一頓,還好最后忍住了。
然后,第二天我就沒去那邊上班了!沒錯,老子撂挑子了。再然后,45天8000多的工資,沒有了。
這次離職,我知道我很沖動,但一點也不后悔。我沒有選擇去跟他們爭論什么。在我看來,這不值得。我的時間是如此地寶貴,我不會放到這種爛事兒上去。現在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以及這個領導長什么樣,我已經完全沒了印象。
第二次離職,是在2016年7月的時候。我離開了我進入互聯網行業的第一家公司,我所有關于互聯網的知識、能力、工作經驗都是從這里開始的。這里有我的啟蒙師傅,有喜歡的氛圍和熱心的同事,雖然早已離職,仍對這些人心懷感恩。
為什么要離開,其實就兩個詞,“任性”和“信任”。初入互聯網行業我的滿身都是刺兒,拼命的學習、努力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加班,是為了讓自己盡快從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我要做個優秀的職場人士。
機遇和努力使然,我做到了。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但也還算不錯。只是,后來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情緒化越來越嚴重,跟領導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以至于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現在回想,那時候是挺不懂事的。
我一直都個非常真實的人,也敢說實話,看到什么不好的地方就說,遇到什么看不慣的事兒就懟。這事兒,一次兩次還可以,時間久了誰受得了?因為這個脾氣,沒有跟別人發生爭執,包括自己的領導。每爭執一次,彼此之間就少一分信任,多一分隔閡。
加上,我那時候剛任管理崗,好些事兒都處理的不太妥當。跟領導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直到有一次,她把我的下屬,調到了別的團隊。
那一刻我感受到,“我跟她之間,已然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我知道在這家公司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明白了這點,毫不猶豫。
連夜寫了3000字的辭職報告。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以及我的心路歷程和我必須要走的決心,完整的表達了出來。第二天早上遞交辭呈,后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所有事務的交接,離開。
分享這兩段經歷,不是告訴大家,我有多慘、有多拽,而是想表達,“辭職就應該有辭職的樣子”。
我知道很多人離職都不是為了錢,但你一定要把辭職的真正原因想清楚了,跟領導說清楚了。最后,確定你有非走不可的理由的時,果斷離職。
一箭發出,就決不回頭。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升職加薪,正面跟領導提出來就好,告訴他你為什么要加薪,憑什么可以加薪?如果你的理由足夠充分,我相信正常的領導都會同意。
如果,你該說的說了,該做的也做了,最后還是被駁回了,直接將辭職信奉上,再也不要相信任何挽留的理由。
升職加薪的方式有兩種:第一,在公司內主動申請,或者等領導主動給你加薪。第二,跳槽。兩種方法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但每一次你都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式。
遞交離職申請,你選擇的第二種方式,而不是第一種。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離職這件事兒,不要輕易提,提就一定是有“非走不可”的理由。如果沒有,先跟你的領導溝通,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實在不行,再申請離職,若你已經提出了辭職申請,也決不要再有任何猶豫。
是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只要你有能力,就不怕找不到下家。同時,你也不必有任何心理負擔。公司沒有了誰,都一樣運轉,你沒有那么重要!
如果,你真的那么重要,公司就是離了你不行。那你更得離開,因為如果連“你這么重要的員工”,老板都要等到你離職的時候,才知道要挽留你,那老板得多孬啊?跟著這樣的老板混,能有什么前途?
“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是最穩妥的升職加薪方法
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讓自己有節奏的成長,是最穩妥的加薪升職辦法。關于如何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美國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教授多莉?克拉克,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里,有4條建議,值得去學習下。
第一,強迫自己騰出時間來思考。
第二,想清楚下一步做什么,而不是一直盯著你的目標。
第三,投入到更深層次的工作中。
第四,在公司外建立聲譽。
這個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高壓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忙的不可開交,即使如此,我們也要犧牲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如果長期工作,卻不定期反省,最后你可能會走上一條自己并不滿意的職業道路。
每一位職場人士都需要強迫自己騰出時間,有策略地自我反省。克拉克建議,你可以找幾位值得信任的同事,成立一個“戰略小組”,定期與他們會面,一起討論各自的長遠目標,并彼此承諾達成這些目標。與可信的人共同進行頭腦風暴,可以幫你收獲更多新想法,看到更多可能性。
你要想要成為公司副總,你不能老盯著副總這個位置,你必須清楚作為普通員工的你,下一步應該做什么?如何先成為主管。大多數職場人士摔跟頭的地方,往往都在確認抵達目標的路徑上。
克拉克建議,你可以嘗試為五年后的自己寫一份簡歷,并注明你的職位以及具體職責。關鍵在于,你必須在簡歷上列出中間的五年里發生了什么。這樣一來,你就會自然而然強迫自己思考,下一步需要培養的技能、獲得的學位或認證資格、追求的晉升路徑等,從而逐步達成你的目標。
經過了這樣的過程,你就會擁有清晰、正確的步驟來追求目標。比如說,如果你想在三年后得到某個職位的前提是獲得碩士學位的話,那么最好現在就開始申請了。
在什么都講究快的職場中,我們很容易陷入到“快”節奏的工作中,快速回復郵件,快速處理瑣事等等。作為職場新人,這樣看起來是很上進,但隨著職位越來越高,“效率型”的能力就沒那么重要了。
真正能讓你取得長期成功的,是創造一些有價值、有深度的項目,比如寫書、推出一款有潛力的產品、推動一項有意義的公司項目等等。
這就意味著,你必須從間斷的、被動的工作轉向更有自主性、更長期的項目中。許多職場人士拒絕這一個做法多原因就是,這些工作往往不能帶來即時回報。可從長遠來看,只有通過這些工作,你才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利益和極大的認同。
沃頓商學院教授馬修·比德韋爾的一項研究表明,外部聘請的員工的薪水往往要比內部晉升的員工高出18%-20%。雖然這不太公平,卻體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職場人士在公司內部往往被低估了。
克拉克強調,這并不代表你應該每隔幾年就跳槽一次。如果你想要一直留在同一家公司,那么建立在公司以外的聲譽非常必要。你可以為行業期刊寫文章、在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或者在專業協會擔任領導,這些方法可以讓公司外部和內部同時提升對你的認可。這樣一來,你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也能提醒你的上司和同事,你的能力是別人所認可與欣賞的。
Reference:
1、 提離職被老板加薪挽,留該怎么辦?@知乎
2、 在職員工,提出辭職,被加薪挽留,該怎么選擇?@脈脈
3、 規劃職業生涯的4條建議。@李翔知識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