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1-4》有感(上)

之前有幸見過一次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翻了幾頁就放在那里。再也沒看。想想那時真是有眼無珠!晚了將近一年才發現這些好書。如果可以,強烈建議看看馬伯庸的書。
去年年末看了曾仕強教授的周易講解,感覺意猶未盡,但由于自己愚笨沒有入門頓悟出什么。就放置一邊了,無意間翻看了古董局中局這四本書,才知道有了周易的淺顯的閱讀。才能遇到這四冊書。書中開篇一股老北京的氣息寵你襲來,簡單兩句話把歷史背景交代清楚。一個活生生的許愿就出現在你眼前,皇城根兒底下的小爺范,有點小聰明也講義氣,主要知進退。遵守父親的遺言四悔-悔人悔事悔過悔心。我個人認為這是第1冊的主旨也是暗藏整一冊的脈絡。
文中第一處精彩就是許愿跟藥不然的斗口,古董的鑒別真假技巧我就不一一講述,再講也沒文中說的精彩。就是在讀到許愿說佛頭的斷面時才感覺,古董不僅講述一段歷史。也是在考察你的觀察力。許愿的偵查推理在這處就漏出一角山水。鏟槽的淺深、斜度判斷出佛的站坐手勢姿勢。即可看出佛祖的狀態。亦可推出價值。不可謂不精彩!但在這里也是許愿人品的表訴,面對自己的看走眼,沒有隱藏。干凈利索的告知鄭教授和藥不然,從而收獲藥不然的友誼。也是悔過。
文中第二處精彩在許愿與其余四脈老人見面時說的那把誡子椅,我在此處極其羞愧,面對中華文化的瑰寶我所知甚少,卻對現代的明星私事如數家珍。實在慚愧!誡子椅兩側扶手一側為長短一樣的六道杠,另一側是九三。這為周易里的乾卦,其為第三爻的爻辭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歷,無害。極為君子應該白天努力,晚上戒懼反省。做這把椅子的人必須正襟危坐。要隨時警惕不敢松懈。即糾正坐姿又表達君子之道。可見馬伯庸文化深度,專研的透徹。讓我汗顏。雖然只是一小段的文字但給我的震撼卻很大。
文中第三處精彩的是木戶加奈和許愿在海螺山探索時斷斷續續的講出佛法的一法一報極為毘盧遮那佛和盧舍那佛相對而供的緣由。那段謝老道講的不可謂不精彩,許愿由于不仔細而忘了最基本的常識,需要旁人來點化才頓悟,就如平時的我們在生活里做事一樣。也引出了關羽與佛祖之間的聯系。這段算是科普我們知識,也是在提醒我們改回頭看一看歷史,不能忘本。(僅為自己的感想)從而把文章節奏推入高潮,也迎來了文中犧牲的部門,孤身一人的謝老道、固執頑皮的老戚頭、藏書豐富抽絲剝繭的姬云浮。人物鮮明有特色,雖然出場時間短暫,但人物色彩濃厚,也起到關鍵性作用。所謂成大事者均有犧牲,但讀到此處也是惋惜不已。惋惜不已。
文中第四處精彩也是最大矛盾,就是藥不然實為老朝奉的臥底,這段讀起來實在揪心不已,理智告訴你他是反派人物,但情感告訴你他一定有苦衷,讓你有恨不失憐惜。這段是許愿人物成長的一部分,沒有經歷痛楚肯定不會成長。這也為后續做了鋪墊,這其中的一段劉一鳴對許愿說的話也與第二處精彩處相呼應“鑒古易,鑒人難”,雖然第一次是劉對許說,是叮囑。第二次許劉對說是提示,在問自己的內心。敲打自己。但也在為第二本書做了鋪墊。在文末藥老的一句遺言也暗示了藥不然的結局同樣間接說出了他們藥家背叛的苦衷。雖然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可能需要在其余三本找尋答案了。文末很精彩,這本書把許愿塑造成一個獨膽英雄。從開頭到結尾他有志有謀、條理清晰、滿腔熱血、為人忠厚。也經歷了一定的磨難,初步英雄成型。

人物想要豐滿必須要經歷一些打擊和痛苦,英雄更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磨難,在第二本書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本是清明上河圖,這也科普了我很多歷史知識,在這本書里打破了許愿孤膽英雄的高度但增加了他的厚度。看到了他的急躁、軟弱的一面,在開文的大眼賊的“看走眼”到鐘愛華的“信錯人”都讓許愿的人物飽滿起來,(也讓我對鐘愛華這個人物多了濃濃的疼惜之情)
文中第一處精彩就是許愿和鐘愛華在探索到造假窩點的時候遇到的素姐,身懷其壁又因技軟禁。說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真假辨別的一處為賭坊的嘴型,許愿的急躁表現在第一處,急忙忙風火火的發表文章,使五脈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也因此不得不跟老朝奉聯手,也暗喻了文末許愿面對國家大義和內心原則的一個選擇。在這里也看出人生很長,可能有永遠的朋友但沒有永遠的敵人。在文中許愿雖迫于形勢但也要堅守內心底線。
文中第二處精彩就是藥不然帶領許愿去老徐那靜心練習墨拓,許愿問了老徐四遍為什么要在深山墨拓,老徐給出四次不同的答案。讓人折服,你第一次以力量拓碑我以力量回答,第二次你以技法來問,我以技法來應。第三次你雖然粗糙但能感受靈魂我變以靈魂告知,字字入味。也就理解了文中的“你鑒古物,古物也在鑒你”這句話。在第四次問老徐的時候,老徐才以本心回答。這處十分耐人尋味。英雄的成長都需要故事矛盾來推動,但在成長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老徐的不忘初心使得他苦守寒窯去拓碑,許愿的初心便是去偽存真。這也是為文末做了暗喻。
文中第三處的精彩就是戴海燕對許愿的斥責,一篇篇歷史佐證一遍遍的情節推理把許愿擊的節節敗退也潰不成軍,十分精彩。也算是給我科普了清明上河圖的知識。在這里人物又鮮活了起來,原來的灰色色調變成了彩色。這里最讓人溫馨也讓人落淚的是許愿與藥不然BB機幾句話的描寫,讓我感受到了藥不然對許愿的羨慕和他的無奈,還有以后的“想訴說”。許愿和藥不然的兄弟情躍然紙上,還有許愿內心深處對藥不然的不舍與自己原則的碰撞的火花。(我也感受了悲調的悄然奏響。我怕藥不然和許愿沒有以后,我怕藥不然會犧牲,是的,犧牲!)
文中第四處精彩就是整體的大陰謀,看的出第二本書里最聰明的不是許愿不是老朝奉是鐘愛華,鐘愛華崇拜許愿,也摻雜這羨慕。但他一直在堅守他的原則。他也在考驗許愿的底線。能看出許愿的每步都是在鐘愛華的牽引下走出去的,推動情節發展的主力手是鐘愛華而不是許愿。鐘愛華的一環扣一環的計謀不可謂不智慧超人也夠其勇猛,在最初的熱血青年到文末維護外婆的孝順孩子,他都是悲情人物,他沒的選擇。他只有用血和計謀拼出守護家人的能力。最后一段素姐與許愿的對話,讓我感受到疼痛。經過第二本書的補充也讓第一本出場較少的人物豐滿起來,比如黃克武不再是刻板的武夫,他也是年輕誤會愛人和錯失兒子的老人,還有劉一鳴對自己的戒訓。還有第二本書中的戴老爺子的忠義、圖書館的愛財取之有道、大眼賊的坦誠、戴海燕的認真求學等等。每個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異彩紛呈能讓你記住并深刻的人物。
或許這就是人生,有最初的熱血、成長的陪伴、背叛的痛楚、失意的迷茫到堅守的原則。就像文中的話:人的一身總要堅持一些別人看起來很蠢的東西。
期待下兩冊的精彩故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