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買了一本書,叫沈從文的《邊城》,原來以為這本書也就是一個邊城的愛情故事,后面才發現是一個精選了的沈從文小說選集。有些先入為主,但是發現沈從文的筆下有不少我們并不熟知的方面和題材。
沈從文筆下主要題材便是苗漢雜居的貧窮而又充滿生命不確定性的湘西,不過,沈從文的小說除了湘西鄉土生活題材外,還有湘西軍隊里的官兵生活題材,舊社會生活在城市里的知識分子(讀書人)題材,甚至連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的平民窟里的生活都被沈從文描述過。
作為原鄉神話的追逐者之一,沈從文以湘西為題材的小說逐漸贏得了批評者和讀者的青睞。
出身在交通閉塞、漢苗雜處的湘西地區,早年曲折的經歷充滿孩童的自由不羈,后又輾轉北上到北京嘗盡了人生的各種滋味,這一切都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厚的素材。
讀者被他筆下湘西的水鳥花木吸引,為那里的匠人、漁夫、舟子的行為感慨,隨著翠翠、三三、蕭蕭等這些天真、自然、純樸、的女孩子的命運變化而嘆息。沈從文把一個人的湘西變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永恒的故鄉。
主要故事情節
湘西題材的小說在沈從文的作品中占據了大多數,以佛經為故事題材的小說雖然不多,但體現了他對人類生存的獨特思考。
其中就有一篇名為《愛欲》的小說,敘述者講述了三個愛情故事都是和死亡有關。
“被刖刑者的愛”講述了兄弟兩個人徒步游學兩個妯娌因為愛丈夫和他們一起出發,四個人在沙漠中缺水缺糧兄弟兩都想自殺用自己的血肉保全其他人,弟婦知道后選擇了切脈自殺保全了丈夫和哥嫂。
“彈箏者的愛”講述了一個年輕美麗的寡婦愛上了一個異常丑陋的彈箏者,婦人在打水時被動人的曲子所吸引誤把長繩絡結在了小孩的頸項上導致孩子溺死,寡婦和彈箏者有了情愛后,彈箏者認為溺斃嬰孩是魔鬼的行為,因為害怕,放棄了女人的愛,女人縊死。
“一匹母鹿所生的女孩的愛”講述了母鹿所生的一個貌美的女孩成為往后被人陷害,真相澄清后國王重新請她回到宮中,當年女孩因為自己已經變得衰老不愿讓國王看到自己的丑老而自刎。
三個愛欲的故事都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
“生命是愛欲與死亡之本能融合,愛欲占了支配的地位。”
?沈從文對佛經題材故事的重新講述,表達了這一主題。
淺析
愛欲代表著人類生殖的欲望,是人之開始的標志;死亡是人類的終結。
沈從文在小說中用愛欲與死亡結合的主題表達了一種生死相依與循環的生命意識。
圣人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
在未知與神秘的面前,生的力量或者說愛欲的力量總是強大和勢不可擋的。
沈從文對美好人性的贊美,對堅韌生命的歌詠,對詩意生存的追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永恒的審美意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