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財務規劃系列之二 家庭財務分析(中)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家庭攢錢能力和變現的能力。這一篇我們著重分析償付能力與賺錢能力。

償付能力有兩個重要的指標,清償比率和財務負擔比率。

清償比率=凈資產/總資產 反映的是客戶綜合的嘗還債務能力的高低,這個指標應該高于0.5,維持在0.6-0.7之間比較合理。 比如說一個家庭總資產100萬元,那么要有60萬左右的凈資產。中國人由于比較保守,不太善于利用貸款的杠桿,往往大部分中國家庭會出現負債很低,這個比例過于高,其實利用好銀行貸款的杠桿作用也有利于家庭經濟的積累,比如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收益大于貸款的利息。

財務負擔比率=每期還款額/ 同期稅后收入 反映的是一定時期財務狀況良好程度,這個比例應該小于0.4,過高容易發生財務危機。比如一個家庭收入稅后1萬元,他們每個月的還貸不能超過4000元。背后的邏輯,是如果貸款的額度過高,會對家庭的正常生活有影響,特別是有意外情況發生,比如一方的收入沒了等。隨著中國房產市場的發展,也有一部分家庭特別善于使用銀行杠桿,每個月的還款額度超過了稅后收入的一半還多,我們俗稱的“房奴”。比如有的自由職業,家庭收入不穩定,可能出現收入會抵不上當月債務。這就比較危險,家庭成員緊衣縮食不敢消費,幸福指數會降低。


再來看賺錢能力,也有兩個指標投資與凈資產比率和投資回報率。

投資與凈資產比率= 投資資產/凈資產 反映客戶通過投資提高凈資產規模的能力。該比率正常保持在0.5比較適宜,就比較年輕的客戶而言,投資資產受限于自身投資能力等,保持在0.2左右也正常。比如說一個家庭凈資產100萬元,其中要有50萬元用于投資。注意,其中投資性資產中,房產的比例也不要超過50%, 畢竟房產是固定資產,真正想變現還是比較困難。投資性資產需要多樣化投資,分散風險,俗稱雞蛋不要放到一個籃子。

投資回報率= 投資收率/ 投資資產(期初值)反映客戶平均投資報酬的水平。這個比率保持在4-10%比較適宜。切記在投資中,收益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市場上很多誘人收益的P2P, 就像廣告語宣傳的,你看中他收益,他惦記你的本金。當然也不能絕對,這個要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自行做評估。

講完了家庭償付能力和賺錢能力的指標,下篇我們會分析家庭抵抗風險時保障覆蓋率。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