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少有2次沖動,
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哦哦,這篇文章不是寫攻略的,如果你是要看攻略的,那你可以到此關掉了。
昨天朋友和我說:“你這次去濟南很干脆呀。”
我說:“干脆前的糾結你并沒有看到而已。”
昨天一天我一個人早早的起床坐上了飛往濟南的飛機,到了濟南自己找大巴,轉公交車到了酒店。
我一個人冒著雨前去看看傳說中乾隆皇帝和夏雨荷浪漫故事的大明湖畔,然后又一個人去了有很多美食的芙蓉街;
我買好了水果,回到酒店洗好水果坐在電腦前開始處理工作,然后呼呼大睡了。
這一天真的是過得無比的自在、輕松、滿足、愉悅。
我可以一個人享受大明湖的美景,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這個地方只是一個湖、一片草地、一些樹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我可以一個人慢慢的看或快快的走,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你看他們都到哪里去吧,我們趕緊追上去吧,不然一會兒就找不到他們了;
我可以在雨中漫步大明湖畔,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下雨了你還出去玩什么玩,還不如在酒店睡大覺;
我可以在一家明信片店呆上2個小時;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唉,你是出來玩的,你這樣在一個地方呆2小時也太浪費了;
我可以盡情的去嘗一下我沒吃過的美食,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這東西不能吃,那東西不衛生,這東西上火,那東西太貴了;
我可以停在路邊聽那主人盡情的歡唱,不會有一個聲音在說:這個人唱得真難聽,我們快走吧;
看到美麗的風景遺憾沒帶單反,沒帶就沒帶呀,就用手機拍呀。
看到手機拍了一會沒電了真遺憾,沒電就沒電吧,讓自己盡情的體驗;
我
全然的信任;
全然的敞開;
全然的經歷;
無論結果如何,都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在過去的旅行中;
我會做很多的攻略,每天有詳細的安排,包括交通路線、換乘幾路車等;
去尋找別人攻略里推薦的餐廳,直到找到為止;
去尋找別人攻略里推薦的景點,直到看完為止;
我在乎花了這么多門票,如果沒看完也太浪費了;
對了,我還會一邊拿著攻略一邊玩,
仿佛我是執行一場項目一樣,執行完一個打一勾,然后再執行一項,直到全部完成。
而后我會覺得好有成就感,你看,我今天去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風景,還吃了好多東西,真劃算。
我只不過是去驗證別人的攻略而已,
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呀?
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呀?
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玩呀?
是不是真的很值得呀?
哦,還有,我以前也不敢一個人出來旅行,
我害怕我找不到車;
我害怕我找不到酒店;
我害怕我找不到那個景點;
我害怕我不知道選什么吃的?
我害怕一個人的孤單;
我害怕碰到什么問題沒人可以商量;
我還會各種糾結:
我買的這東西質量好嗎?價格貴了沒?
我定的這家酒店服務好嗎?價格合適嗎?
我去的這景點好玩嗎?如果不好玩浪費時間嗎?
我定的這家餐廳好吃嗎?價格合適嗎?
媽呀,感覺整個旅行的過程中我都在糾結、不安和焦慮中度過;
尤其當我不是一個人的時候,我會在乎別人滿意嗎?喜歡嗎?
當我看到別人滿意、喜歡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好的;
當我看到別人提出一點點質疑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不好的。
你能想像,我這樣出來旅行一趟后有多累嗎?
對,我真的就是覺得很累,每次回到家,我就覺得:哦,太好了,終于回到家了,安全了,我可以全然的放松了。
我會有一種能量耗盡的感覺。
本來出來旅行是來放松,于我而言卻是一場更大的任務在等著我。
昨天打車的時候,司機問我:你覺得濟南怎么樣呀?
我說我感覺瞞好的,我很享受發生的一切。
然后我就在那兒想,是什么改變了呢?
哦,對,是我的信念改變了呢。
我的目的就是來體驗的,
我體驗一下這個城市的交通、環境、人文氣息;
我不是來驗證的;
我也不是來挑毛病的;
無論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我都只是來感受一下而已。
而當我帶著體驗的心態來看待這一切的時候,我就變得很接納、很輕松,
洪巖說,我們要帶著好奇心去觀察孩子、體會孩子,
我現在越來越能理解這句話了。
無論發生什么,帶著好奇心,你就不會有評判 ,不會有主觀意識。
所以我真的是對濟南這個城市充滿好奇,無論是一景一物都是那樣的新鮮、特別。
玩痛快了,心也暢快了,
接下來還有三天陳惠亭老師的幸福實修成長工作坊,我也將帶著好奇心來體驗這個工作坊。
無論發生什么,我都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