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暘
除了制作柳笛,柔韌的柳條還是編織柳帽的好材料。從柳樹上摘下長長的細條,像編女孩的麻花辮一樣,幾根相互交替著纏在一起,繞成一個圈,一個柳帽就編織好了,有的還要在周邊插上幾根柳條,可以很好的起到遮陽的作用。孩子們戴上它,頑皮的扮演者各種角色,像躲在草叢里的小八路,藏在莊稼地里的偵查兵,走在烈日下的老頭兒,等等,有的還模仿著電視里的情節,趴在地上,頭戴柳帽,拿根竹竿做長槍,匍匐著前進,一副大敵當前的樣子,好不可愛。
嫩嫩的柳芽也是一種天然的美食,或拌,或蒸,或炒,或攤餅,或做餡,做法繁多。但要吃柳芽,一定要趕在柳絮開花前采摘,不然就長老了。柳芽微苦,摘下來以后,要先在熱水里焯上幾分鐘,撈出后放在涼水里再泡一會兒,這樣處理過的柳芽,可以除去大部分的苦味,吃起來鮮香可口,僅剩下一種若有若無的淡淡苦味,這種淡淡苦味也正是它的迷人之處。焯泡以后,接下來就可以做各種各樣的美味了,最簡便的做法是涼拌,將焯好泡過的柳芽裝入大碗或者小盆中,撒上蒜蓉,滴上幾滴小磨香油和食醋,拌點醬油,撒上鹽,喜歡辣味的還可以剁點小紅椒,拌勻,一份鮮香爽口的涼拌柳芽就做成了,在初春的中午,就著饅頭吃,最好不過了。
家鄉還有一種經典的吃法是蒸柳芽。將采摘的新鮮柳芽反復洗凈,用淡鹽水浸泡后,瀝水,保持柳芽濕潤即可,然后撒上干面粉,攪拌均勻,干面粉和濕潤的柳芽混在一起,就略微的粘在柳芽上,將柳芽抖松散,均勻的攤在蒸籠中,大火蒸上十來分鐘,出鍋后配上蒜汁,香油,味道可美了,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這種蒸柳芽。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柳芽欻餅或烙饃。欻餅和烙饃是家鄉的兩種常見的面食,平時也經常吃,加上柳芽后,另有一番鮮香滋味。欻餅的面糊和的較稀,可以流動,和好面糊后,倒入焯好的柳芽,加點鹽和香油,拌勻,就可以備用了。在鍋底倒入油,燒熱后,舀一勺面糊均勻地攤在鍋底,待面糊表面凝固,將餅翻面,一股香氣就撲鼻而來,一兩分鐘后,美味可口的欻餅就可以出鍋了。欻餅趁熱吃,味道最美,通常是欻一個,吃一個,邊欻邊吃,欻完吃完,不留下頓。
烙饃則不一樣,它是用未發酵的面粉和成柔軟的面團,將焯好的柳芽切碎裹在面團里,用搟面杖搟成一個一毫米左右厚的圓形,攤在大地鍋的鍋沿烙。那時家鄉的大地鍋,鍋口直徑一般有一米多,鍋沿上可以攤上三個直徑尺把的大膜,膜攤好后,用柴火在鍋底燒,把膜來回翻面,十來分鐘后,膜就烙好了,外皮烙的焦黃焦黃的,咬起來脆脆的,而里層卻軟嫩軟嫩,帶著柳芽淡淡的清香,現在想來,仍然回味無窮。
鮮嫩的柳芽還可以炒,如柳芽炒蛋、炒肉,也可以剁成碎末,和其他的蔬菜或肉末一起做成餡,包柳芽餡的包子或餃子,做柳芽餡的燒餅或火燒。甚至還能制成茶,柳芽茶茶色碧綠,初品微苦,而后甘甜,據說有明目化積,敗火生津之功效,不過這些都是兒時沒有品嘗過的了。
每年清明過后,就到了柳絮漫天飛舞的季節。初時,一樹碧綠的柳條上,開始星星點點的掛著些白色的絨毛,那就是柳絮。柳絮越開越多,越來越密,整個枝條慢慢的就變成了綠白相間的顏色,到最后,蓬蓬松松的白色柳絮逐漸籠蓋了枝條與柳葉,如同一層層的蛛網纏繞在枝與葉上。在風的吹動下,柳絮依依不舍的離開孕育它的枝條,在空中飄來飄去,輕歌曼舞,久久不肯落地。有些細小輕盈的可以越飛越高,直到藍天與白云的深處,直到她那曼妙的身姿,漸漸的消逝去。
慢慢的,舞累了的小精靈們,如雪兒一般,輕輕的落下。有的落在大地與田野中,好似給它們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棉被,風兒吹來,這些小精靈們又貼著地面,歡悅輕快的的滑動著,好像隨時準備著又要起飛。還有些柳絮飄落在野花野草上,一團團毛茸茸的白毛毛兒,掛在漂亮的花朵上,給花花草草裝飾上星星般的夢幻色彩。還有的飄灑在池塘中,借著風姑娘的的推動,在水面輕盈的滑行著,水慢慢的浸透它白色的裙衫,終于再也飄不動,塌軟在水面上,風兒把它們推到池塘的一角,白茫茫的一片。
調皮的柳絮也喜歡挑逗樹下人們,飄舞在你的周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你想伸手捉住它,它又輕盈的逃跑掉,你對它不理不睬,它一會兒摸一下你的額頭,一會兒吻一下你的臉頰,逗的你癢癢的。有時它又佇立在你的發梢、衣領,你去輕輕一拍,它又歡快的飛舞起來,對著你輕輕的笑。
孩子們對飛舞著的柳絮也無可奈何,可落在地上的確是他們的好玩物。地上的柳絮在風兒的吹動下,慢慢的聚在一起,在地上滾來滾去,漸漸的滾成一個小絨球,孩子們再給它加加力,對著小絨球,在地面的柳絮中輕輕地踢來踢去,小球粘黏的柳絮越來越多,漸漸滾了一團白白的毛茸茸軟綿綿的大絨球。頑皮的小孩子們拿起滾成的柳絮球,相互丟來丟去,打起“雪球”仗來,柳絮球結合的很松散,使勁一扔,就又散成無數朵小柳絮,紛紛揚揚的,小伙伴們的頭上,臉上,衣服上,沾的到處都是,有些還隨著呼吸,鉆到鼻孔中去,好不討厭!
這春日里漫天飛舞的柳絮,現在只能留存在記憶里了。自從因讀書離開家鄉,畢業后又在南方工作,再也沒有看到那些似花非花,纖細、輕靈,潔白,瀟灑的空中精靈們了。南方的城市和鄉村,以四季常青的樹木居多,偶爾看到柳樹,也是裝點在小河或湖邊的人工栽種的垂柳,數量不多,難成柳絮紛飛的大氣候。
有時在電視或者網站上的新聞報道中再遇到它們時,已不再是古典詩詞中吟頌的那道美麗的風景,而成為北方城市中的一大”公害“了,據說它會引起少數人的皮膚或呼吸道過敏,飄舞的柳絮還會導致視覺障礙,遮擋行人和司機的視線,引發交通事故。為了治理柳絮,有些城市甚至動用了生物化學武器,給柳樹打”節育針“、吃”避孕藥“,從根本上抑制柳絮的生成,人類之殘酷至此!柳絮飄飛是大自然賜給春天的美麗,何苦為了人類之私利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大自然,改變自然規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