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問我:什么是小確幸?
我搔搔腦袋回答他:就像我正想著要見你,你就出現在我面前。
小確幸,據說是村上春樹發明的詞,是他冬夜里鉆進被窩的貓、剛出爐噴香的面包、或是他眼前溫存的風景、地鐵站開朗的售貨阿姨……是那些微不足道,卻實在令人心情愉悅的人、事、物。它美好卻易逝,也許當你拿起手機、端起咖啡、閉上眼睛、走到下一個街角就已經忘了它,或者,它已被別的什么小確幸替代。
如果將其理解為引起短暫快樂情緒的事件,那么一個人一天可以遇到的小確幸實在是太多了,就像:
早上醒來一只小鳥落在陽臺上唱歌;
以為用完的牙膏居然還能擠出一小段;
上班時段的公交車正好不擠;
忘了帶傘卻恰好陰轉晴;
你暗戀的帥哥和你打了招呼……
這些例子,我可以舉出很多,然而越去想這些小確幸,竟然越來越覺得心中不踏實。
沒錯,小鳥、牙膏、公交車、天氣和帥哥統統隨順心意,可是,我卻什么都沒做。
這些小確幸,全部建立在外在世界回應的基礎上。怎么講呢?就好像你丟了的東西,卻突然失而復得,是一種僥幸;也好像是你做錯了事,卻沒有受到懲罰,透著一點點狡黠;或者,好像你什么都沒做,卻得到了回報,帶著少許占了便宜的快樂。
你說,不對。我們的小確幸不是你說的那樣,那些美好的小細節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看去感受的,我們哪里什么都沒做?當這些小確幸在心底產生時,我們就已經發揮的主觀能動性。
好吧,我同意。我又想了想,問你,也問自己,那么這些小確幸一閃而過之后留下了什么?
你說,是我一整天的好心情。
那,如果你沒有遇到這些小確幸,你一天就沒有好心情了嗎?
你氣急敗壞的說,關你什么事。
我只是很疑惑,小確幸的確令人愉悅,然而,如果小確幸,這些微小、實在又美好的事件沒有發生,我們該怎么令自己愉悅?
老楊說,是的,所以我從來都不追尋小確幸,我只喜歡一個又一個的完成自己的小歡喜,漸漸走出一個人生的大歡喜。
大歡喜,據說我爺爺的爺爺往上不知多少代就有這個詞兒了,是金榜題名后、洞房花燭夜這樣的時刻,它常與苦盡甘來、圓圓滿滿相關聯。有的人一生可得一二,而有的則可遇而不可求。它影響巨大而震撼一生,若干年后,牽著孫子的手,你向他講述當年寒窗苦讀、自強不息后接到紅榜的喜悅,和他絮叨你與老伴的相識相知相愛相守共度一生的美滿,你仍然淚流滿面。
如果將其定義為能夠引起人類長期情感的事件,那么一個人一生可以遇到的大歡喜實在是太少了,就像:
不斷探索嘗試終于找到了能令自己專注其中并樂在其中的人生志業;
堅定守護,步步為營,持續投入,漸漸達成的人生目標;
日事日畢,踐行不怠,一個又一個被勾去的夢想清單;
也可以是市民王先生的小目標,馬云爸爸的小錯誤……
這些大歡喜,沒有哪一個不是以己之力完成的,對自己的意義自然不同且重大,不需要外界的回應與認可,自個兒就能嗨起來。
但是我又疑惑了,可是大歡喜好難哦,我們該怎么辦呢?
老楊說,在路上,就離它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