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下班開車回家,突然發現車子有異響,趕緊把車停到路邊查看。我去!右前輪完全癟了下去。這下慘了,不知道是爆胎還是扎破了。趕緊拿起手機給老公打電話,才發現手機話筒好像也有問題,說了半天,老公才聽清楚。老公說趕緊打電話給汽車修理店,讓他們過來修。
打完電話,轉念一想,記得保險公司是有一次免費救援的,或許可以打電話給保險公司試試。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后,充滿磁性聲音傳來……
客服人員問: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
我說:我的車胎爆了
他說:您說什么,聽不清楚。
我說:我說我的車胎爆了,我的車停在路邊開不了了。
他說:不好意思,您那邊信號太差了。我還是聽不清楚。
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來來回回講了好多次,對方始終沒搞明白我的位置。我轉念一想,可能換免提能聽明白。果然,手機換了免提之后終于可以啦。最終的溝通的結果是:“等”。
第一次享受保險公司的這項服務,心里沒底,等的時候我又開始焦慮了。“他們會不會忽悠我?應該不會吧。那他們什么時候能到?現在下著雨,天又快黑了,我怎么辦?難道要在路邊傻傻等上幾個小時嗎?或許我該聽老公的話,叫汽車修理店的師傅過來修的。”
左思右想,左等右等,終于繃不住了。還是給修理店打去了電話,修理店的師傅說發個定位過來。然后我又和保險公司那邊打電話,我說如果你們要我等很久,我就不等了。我另外叫師傅修。保險公司的人一聽急了,別呀,已經在路上了,很快就到了。我說那好吧。
然后我跟修車店師傅說,你們不用過來了。糾結了半天,最終結果還是等。打完電話心里反而不焦慮了,想起等的時間還可以寫一篇“作業”。所以把手機拿出來寫點東西。
這時腦子里突然出現電影里男主角換胎的情景,如果此時我正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自駕游,發生爆胎該怎么辦?隨著科技發展,城市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動手能力反而越來越弱。像我這種醬油瓶都擰不開的人,動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如果真的離開現在熟悉的城市,去一個原生態的地方生活,估計我會瘋掉吧。不會生火做飯,不會尋找飲用水,分不出東南西北,不知道怎么安營扎寨。
現代人對科技越來越依賴,找地方用某某地圖,找飯店用某某點評網,出門用某某打車軟件,好像一切可以用科技去解決。可是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人們思考力和動手能力可能反而在變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為這種改變帶來的后果買單。
`?_?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