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梁寧的產品思維課程的第四講
每個人都有自己預設的邊界,當你感覺你的邊界被侵犯時,就會觸發憤怒或者恐懼。
比如在寢室里,有人打游戲打到半夜,很明顯就侵犯了你的邊界,因為打擾到你睡覺了嘛。
那怎么區分恐懼和憤怒呢?
如果那個打游戲的室友身高一米九,體重兩百,還是個跆拳道黑道,那這時大多數人感到的就是恐懼而不是憤怒,所以真正把恐懼和憤怒區分開的,其實是侵犯者的相對力量對比后的結果。
焦慮也是一種恐懼的形式,是對恐懼的想象,無從逃避但又一直持續。
羞恥感也是一種恐懼,馬克思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羞恥感其實就來自于社會評論的恐懼。
梁寧老師有一點說得特別好,恐懼是邊界。
正如很多人所說,為什么我明明懂得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告訴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但沒有賦予你面對恐懼的勇氣,無法跨出關鍵的一步,在原有的舒適區里面打轉,當然是無法改變現狀的。
所以,恐懼會困住一個人的手腳。
同樣的,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恐懼也是動力。
很多時候你會害怕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害怕老板交付的任務無法按時完成,但如果工作完成不了,可能在這座城市生存下去都很困難,這時候就會有生存難題這個更大的恐懼推動著你向前走,逼得你完成你自己都覺得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