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選自《談話的力量》
批評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傾聽他的意見和想法,并認真的對待。如果你不愿聽對方的批評,問題就會積累起來無法解決,反而讓矛盾日益激化。
大部分人當遇到批評時,常見的三種反應都不妥當,要么完全否認,要么找借口,要么指責對方更過分。
較好地應對批評的方法是:
第一步,詢問具體內容。
第二步,同意對方的批評,具體有四種情況。
1.如果你完全接受:先同意對方說的事實,然后說出你將有什么新的做法。
2.如果你確實無法改變:先同意對方說的事實,承認給對方帶來的不便,說明自己無法改變。
3.如果你認為對方以偏概全:先同意對方說的事實,然后列舉其他的事實。
4.如果你認為對方無理取鬧,先同意對方有發表意見的權利,然后表達自己。
【I原文拆解】
原文的核心內容散落在一章中,這里作了摘編。原文舉了不少例子,都是美國的例子,難免覺得隔一層,我把原文中的例子“意譯”如下:
——你根本就不關心這個家!
——為什么這么說?
——你回家總是這么晚!
1.(完全接受)今天9點多才到家,確實太晚了,明天我跟老板說,最好在開會之前就決定要開多久。
2.(認同但無法改變)今天9點多才到家,確實太晚了,都好幾天沒和你一起吃晚飯了,不過這個項目太重要,經常有突發情況,所以一時半會還改變不了。
3.(部分認同,但覺得對方你偏概全了)今天9點多才到家確實太晚了,不過近一個月我也不過有三天是九點后才到家。
4.(如果不是妻子,而是你的房東抱怨你回家晚,你可能覺得她無理取鬧)你可能是覺得我回家太晚了,不過我覺得九點多回家很正常啊。
如果你能在遇到批評或者指責的時候,無論同意與否,都能這樣表達,那么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會避免許多沖突、贏得許多尊重。因為,沖突往往始于一方批評、一方對抗,而在被批評的時候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表現在詢問細節,認可批評等方面),則必然會換回對方對你的尊重。
而且,這樣的話語能夠反過來幫我們培養虛心和積極的態度。
常見反應:完全否定;找借口;指責對方更過分
推薦反應:詢問具體內容;同意對方批評(1—完全接受,給出CPA ;2—認同但改變不了,說明;3—以偏概全部分認同,列舉事實;4—無理取鬧,各有表達權利)注:CPA,corrective actions and preventive actions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2016年8月,在工作最忙的那段時間,手頭上還有一個自己特別不擅長的項目:店鋪管理實操。需要每天跟進店鋪的各種雜事,關注業績,關注貨品,關注賣場,關注客戶。這對于一個非常熟悉店鋪的人員來說可能并不難,但是對于新手的我,并且是本身已經焦頭爛額的我,實在是一個大挑戰。
在一個普通的早晨,領導問我:昨天的業績是多少,增長多少?我回答出來了。她突然繼續問我:上周多少,這周多少,增長還是降低?我一下子懵了,回答不上來。她就批評我不專業,沒做好等等,我想解釋兩句,她有點生氣的打斷我,后來我就跟她杠上了,直接無視她的批評,并且說不負責這個項目了。
后來想想,在這個事情上,她對我要求高了一點而已,其實也是為了我的成長,想想還真是不應該。
【A2:(以后我怎么應用)】
如果再次遇上以上的情況,我應作出以下反應:
領導,您是因為我沒有做好一周的業績統計而生氣嗎?還是因為我沒有關注業績而生氣?
1(完全接受)是的,我確實沒有做好一周的業績統計和對比,我馬上去做好并且發給您。
2(認同但無法改變)是的,我沒有做好一周的業績統計和對比,是我的錯誤,但是我自身工作量已經很大,已經騰不出時間來做數據分析,因此暫時只能關注今天的業績和目標完成情況。
3(以偏概全,部分認同,列舉事實)是的,領導,我承認我沒有做好一周的數據是我的失誤,但是您不能說我不關心店鋪,不關心業績,您可以說我是工作不到位,然后教我如何做得更好。
4(無理取鬧,各有表達權利)領導,您認為我沒有做好一周的統計就是不關心店鋪的業績,我覺得我很委屈;首先我每天都有關注店鋪業績,關注目標完成情況,其次,在我這么大工作量的情況下,我只能處理掉這些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比如聯系明天的講師,一周的數據統計我可以在月底月數據分析的時候來做。
在往后面對批評的時候,應該“從心出發”,不要一下子站到對方的對立面,通過以上有邏輯和合理的表達,贏得對方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