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兒子洗澡,洗了一半沒有熱水了,他嗷嗷叫,凍死了。我一聽心里的火騰地冒出來,難道熱水器又壞了?
到廚房一看,果然熱水器上跳出個數字1來,上次跳出數字7是電腦板壞了,后來又跳出數字6是保險器壞了,整整折騰了半個月,這次又是什么壞了?
海爾熱水器的服務非常好,但是東西老是出故障,讓我無法接受。
立刻給客服打電話,雖然壓住了火,但是語調并不平和,幾次打交道,客服已經知道那家了,客服很客氣的說,第二天就派技術人員過來維修。郁悶!
到了傍晚,準備做晚飯,煤氣灶怎么也打不著火,難道煤氣灶也壞了?
是不是沒有氣了,但是沒有聽見報警,難道熱水器是因為沒有氣了?
只是猜測,不敢肯定,因為前兩次都是熱水器問題。
沒有了氣,燃氣充費點已經下班了,晚上只好出去買吃。
第二天早上,立刻去充卡,回家把卡插上,一切都恢復正常。
知道自己錯怪了熱水器,趕緊打電話給客服,向她道歉,并取消本次的服務。
看見的世界不一定是真相,我們腦子里有一個我認為的真相,控制了我的世界。
記得上半年,兒子在化學老師家,到了十一點還沒有回家,實在不放心,給老師發了個短信詢問,老師回答,九點半就走了·····
孩子平時到那里都會跟我說一聲,今天難道有什么事?
車壞了,被人拐了·······無數個念頭冒出來。
心里越來越不踏實,隨著十二點的臨近,有點繃不住了,給兒子的哥們打電話,讓他在他們學校的同學QQ群里呼叫。
十二左右,兒子打電話回來了,我很生氣的說,你出去不匯報一聲,讓我擔心。
兒子氣鼓鼓的回,我給你發短信了,你自己不看,難道怪我,電影時間有點遲了,到十二點。你還不信任我,我就和朋友看了場電影,你還以為我干嘛了!還搞到我們全班都知道了。
我說我冤枉,難道擔心你也有錯,我根本就沒有收到短信,他說他用同學手機發了短信,我們倆都有委屈。
知道他和朋友在一起,并不在擔心。
心里也納悶,到底哪兒出錯了。
晚上兒子回家,查看我的手機,沒有看到短信,說,肯定是被刪了,他說他用同學手機發的短信,同學手機上有記錄。
我無語,被冤枉的感覺真的難受,但是誰也說不清。
我說沒有短信,他說發了短信,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不了了之。
到了第二天,郁悶,短信來了,拿給兒子看,兒子說怎么會這樣?
那我就不怪你了,我們倆才把這個結打開。
其實在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經常發生,事實而非讓我們經常顛倒是非。
得失只是我們內心的感受,內心對外境的一種判斷,我認為,左右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產生“應該”的這樣一種執著。
更多的時候,是我們發揮了自己的主觀思想,與超級的想象,放大了事實。
事實不一定是真相,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表象迷惑,并被帶走,而忽略了表象后面的真相。
孩子發脾氣,有情緒,學習成績不好,叛逆······
都是我們看見的事實,但是不一定是真相。
孩子用只是用現象來呼喚自己的需求,引起我們的關注。情緒只是吶喊,匱乏才是真相。
遇事慎斷,事實不一定是真相!
tonews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