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為了別人無法理解的夢賭上一切嗎?

這種訣竅就是不停戰斗,超越耐力的極限,

超越折斷的筋骨,破裂的腎臟,和脫落的視網膜。

一、不是只有勝利,才能帶來幸福


其實我一直想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百萬美元寶貝》。相信我,它絕對比你想象的精彩一百倍。題材嘛,跟《幸福來敲門》、《叫我第一名》、《杜拉拉升職記》差不多,屬于體育勵志類,講拳擊的。還有,千萬不要因為“拳擊”“勵志”或者電影名字錯過它,就像錯過《搏擊俱樂部》一樣。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年邁的拳擊教練(想當年真的是被《黃金三鏢客》里的牛仔Joe迷得不要不要的),女主角是奧斯卡影后希拉里·斯萬克,男配就是我們超愛的摩根·弗里曼,沒的說了,沖奧標配。

影片的前半段很平淡:一個三十一歲的女人麥琪,生活窘迫,家庭破碎,本就一無所有。她從十三歲起堅信,只有拳擊才可以使她擺脫貧困,抵達夢想。她像一塊口香糖一樣黏上了有名的拳擊教練法蘭基,可是法蘭基以她年齡太大、基礎太差為由始終不愿意教她練拳。在拳擊館里還有一位看守員埃迪,因為遭人暗算右眼失明不能再上賽場,但是埃迪一直默默支持著麥琪,陪她訓練,借給她梨球(偷拿法蘭基的)。

慢慢的,麥琪堅毅的決心軟化了法蘭基,他終于決定把她培養成出色的女拳擊手。盡管路很艱辛,但是二人在訓練和比賽中默契的相處磨合,令法蘭基內心得到了親情的撫慰,而麥琪也終于登上了拳擊場。名師出高徒,麥琪爆發出驚人的潛能,征戰四方,擊倒面前的一個個對手,幾乎都沒有超過一個回合。就這樣,她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賽,挑戰女子次重量級世界冠軍,均分出場費一百萬美元,不論勝負。

她渴望對手,渴望勝利,她披著綠色戰袍,在觀眾的歡呼聲和風笛的助威聲中登場。可是,她卻忘了“時刻不忘保護自己”的教誨,被對手暗算,脊椎斷裂,全身癱瘓,不能自主呼吸。(我真的不想劇透下去了原諒我(??`ω′?))

劇情肯定不是麥琪爬起來繼續打贏了,而是她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家人來商量遺產,觀眾也快忘了Mocuishle(法蘭基給她取的名字),她靠著呼吸機度日。

影片的最后,法蘭基告訴麥琪,Mocuishle的意思是“我的血肉”,說完這句話,他輕輕吻了麥琪的右臉頰,然后,異常堅定地給麥琪注射了安樂死的藥物。麥琪的臉上泛起笑容,這一刻,不是只有勝利,才能帶來幸福,而是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為自己流淚,可以說出世界上最動聽的那三個字——“我愛你”。足夠了。

二、“我覺得我干的不錯”

是的,結局就是麥琪死了。她并沒有當上CEO走上人生巔峰,可是它卻比我看過的任何別故事都要勵志。麥琪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只知道了一件事,自己是個垃圾”,“爸爸以前總是說我是打拼到這個世界上的,我最后也會打拼出一片天地”,我們也許沒有良師益友,完美圓滿的家庭,但是還有什么會比一個垃圾的人生更壞呢?

如果她沒輸,這部電影就是一部普通的好萊塢美國夢。她輸了,電影就贏了。因為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里,沒有那么多的幸運、奇跡,就像整部電影的旁白,都在說著這樣的話:

“如果拳擊運動有訣竅的話,那么這種訣竅就是不停戰斗,超越耐力的極限,超越折斷的筋骨,破裂的腎臟,和脫落的視網膜。這種訣竅是:為了別人無法理解的夢而賭上一切”

“拳擊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因為拳擊中的每樣東西都是逆向的。你想向左移動不是向左邁步,而是右腳趾用力。向右移動的時候左腳趾用力。你要迎著疼痛而上,而不是像有理智的人那樣躲避”

這不僅僅是拳擊,這是漫長痛苦的人生,毫不留情的踩碎你所有對好運的胡思亂想,生活是艱難的,活著本來就是逆流而上,更何況是追逐夢想的活著。

法蘭基埋怨埃迪不該勸他教麥琪練拳,在黑暗里,埃迪悠悠地說:“麥琪走進那扇門的時候,她除了膽量什么也沒有。一年半以后,她在爭奪世界冠軍,這都是你的功勞。每天都有人死去,法蘭基,拖地的時候,刷碗的時候,你知道他們最后一個念頭是什么嗎?‘我從來沒有過機會’。因為有你,麥琪得到了屬于她的機會,如果她今天就死去,你知道她最后一個念頭是什么嗎?‘我覺得我干的不錯。’”


三、今天就今天,明天就明天,“改天”是哪天?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一群狂熱不安的人(包括我自己),無時無刻不在宣告自己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埋怨自己的失意只是因為跟社會“性格不合”。我們還給自己挖好了一個美麗的心理陷阱:

等我優秀了,再去談戀愛;

等我水平上去了,再去找套真題試一試;

等我口語強了,再去跟老外打招呼;

通項公式基本就是:“等我準備好了,你們等著瞧。”表面上看,這句話背后的邏輯就是那句荼毒已久的雞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然而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只有神才能做到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得死一片,深藏功與名,深受萬人膜拜。但凡你還承認自己是個人,這句話就得改成“做了總比不做好,多做總比少做強”。

我有個朋友,動不動就喜歡跟我說:“這星期上班好累啊,改天再去博物館吧”、“我已經在起跑線上落后別人幾百年了,改天再去圖書館吧”、“最近工資還夠花的,跳槽那事兒改天再說吧”……我就特別想問他:今天就今天,明天就明天,“改天”是哪天?當你說“改天”的時候,無論說得多么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但“改天”就是“不知道哪一天”,未知到讓人期待,敷衍到讓人心寒。

我們一輩子都在等待埃迪口中的那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得到與否,靠的全都是實力。這個實力不僅僅是你吃苦受罪,還包括你人生的抉擇,你的高瞻遠矚,以及你的不容失誤。

《港囧》和《夏洛特煩惱》并不是告訴你理想是壞的,是不好的,而是如果你沒有與你的理想相匹配的實力,就算給了你所有的一切,到頭了你承受的住么?畢竟,理想這東西如果單靠吃苦就能辦到,那得多么廉價?而你真的愿意為了那個不被所有人理解的夢,賭上一切么?

希望被我劇透到連渣都不剩的時候,你還有興趣再去看一遍電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